詠白海棠
珍重芳姿晝掩門,自攜手甕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魂。
淡極始知花更艷,愁多焉得玉無痕。
欲償白帝宜清潔,不語婷婷日又昏。
鑒賞:
此詩是薛寶釵在大觀園詩社開社時所作同題詩歌,乃蘅蕪君奪魁之作(李紈評),藝術水準很高(不下瀟湘妃子)。這首詩不僅昭示了寶釵的性格和命運,暗含一種“任是無情也動人”的風流態度,而且特別符合中國古代文人對于詩歌標準的評價,像什么“溫柔敦厚”“格調”“肌理”之類的評價似乎都可以用在這首詩身上。僅僅這樣似乎也無法說它出色,關鍵是它還蘊含有一定的哲理意味。細品之,似乎比瀟湘之作更耐咀嚼。當然,二者風格不同,如春蘭秋菊(林妹妹是春蘭爛漫的話,寶姐姐就是秋菊芬芳),各有特色,拋卻封建文人的視角,不應該有所謂高下之分。
首先來看第一聯“珍重芳姿晝掩門,自攜手甕灌苔盆。”明明題目是寫花,卻實為寫人,這也是為了突出每個人的不同形象。不過,林妹妹的《詠白海棠》似乎將人花合一得更無痕和徹底,而寶釵的卻只是寫心跡。即便本人長得嬌艷如花,卻也不肯輕易拋頭露面,故而道得一個“珍重”。這“珍重”里有自重,也有自傲,顯而易見一般人是很難有機會窺察到她的內心的。明明是白天,卻因“珍重芳姿”而晝“掩門”,這也暗示了寶釵含蓄內斂的性格,不似林妹妹一般鋒芒畢露。“自攜手甕灌苔盆”說明她對花兒十分珍愛,又間接照應了前一句的“珍重”(不是珍重如何親自澆水?)。庚辰雙行夾批:寶釵詩全是自寫身份,諷刺時事。只以品行為先,才技為末。纖巧流蕩之詞、綺靡秾艷之語一洗皆盡,非不能也,屑而不為也。最恨近日小說中一百美人詩詞語氣只得一個艷稿。我們似乎可以說,這“芳姿”,這澆灌,其實都是為的她自己,指的是她為了培養自身的修養氣質才華等等所做的一切。這白海棠,自然也是她自己——一朵盛世“白蓮花”(這里用網絡義,不過畢竟人家寫的是白海棠其實無所謂了,好像這個花兒只要是白色的是哪種無所謂了,《紅樓夢》里寶釵抽中的花簽實際是牡丹)。)
如果說首聯出語平凡,沒有過多出彩的地方的話,那么頷聯可以說是很好地彌補了這一個缺陷了,通常詩句的布局(元代范德璣的《詩格》:“作詩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轉要變化,合要淵水。”)也都是如此。“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魂。”轉得非常好!正因為“自攜手甕灌苔盆”,所以能夠看到“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魂”。這里其實是個倒裝句,正確的順序應該是“秋階洗出胭脂影,露砌招來冰雪魂”。海棠色白,故云“洗出胭脂影”;洗掉涂抹的胭脂而現出本色,這正是寶釵性愛素凈雅淡、不事榮華的寫照。“露砌”和“秋階”同指白海棠生長的環境。“冰雪魂”指白海棠精魂如冰雪般潔白,亦是寶釵自寫身份——真不愧為“山中高士晶瑩雪”,既冷且清。庚辰雙行夾批:看他清潔自厲,終不肯作一輕浮語。同樣是頷聯寫白海棠之白,黛玉是要“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寶釵偏偏“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魂。”一主動一被動,顰兒性格之俏皮靈動,寶釵性格之穩重沉著,躍然紙上。當然,這句聯中的意象也真的是沒的說——美則美矣,卻冷得讓人無法接近。
頸聯可以說是此詩的核心——“淡極始知花更艷,愁多焉得玉無痕。”更加直接反映了寶釵對于寶黛愛情或者自己愛情的態度,不粉飾,不動情,修身養性,平平淡淡看待一切,哪怕是愛情。是的,她看淡生死、看淡愛情,看淡利益,卻唯獨看不淡一樣東西——名譽。這也是她個人最終悲劇的根源。這讓筆者不禁想起了我國古代文人的“三不朽”情結:“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左傳》)。在立德方面,她做得很好。她的目標很明確,估計是想當太姒那樣輔佐賢王的女人。可惜,她終究只是個出身皇商家庭的女子,沒有辦法像武則天那樣進宮成為才人,卻不得不違心(如果她也有心的話)嫁給了像賈寶玉這樣的紈绔子弟,未能實現自己的真正抱負(“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只落得個“金簪雪里埋”的結局。
此聯上句承“胭脂”句發揮,謂白海棠一洗顏色,淡到極致才更顯艷麗,以至于仿佛秋階都能照出影來,頗合藝術辯證法(庚辰雙行夾批:好極!高情巨眼能幾人哉!正"鳥鳴山更幽"也。)下句承“冰雪”句開掘,謂白海棠清潔自勵,寧靜自安,豈如多愁之玉,留下瘢痕。“愁多”句應是以寶黛之多愁善感反襯自己的寧靜嫻雅。(庚辰雙行夾批:看他諷刺林寶二人著手。)從句意來看,確乎有此意味。前面說花之色淡,后面說花之無憂無愁,似乎內外皆修,不食人間煙火。然前面頷聯句中有“雪”,明示己志(冰雪招來露砌魂);此處頸聯句中有玉,契合巧妙(林黛玉和賈寶玉名字中都有玉,偏偏多愁善感),要說沒有所指,卻也難自圓其說。不然,為何偏偏用玉而不是別的字來指代此意?
尾聯“欲償白帝憑清潔,不語婷婷日又昏”,“白帝”即西方白帝白招拒,是神化傳說中的五天帝之一,主管秋事。《晉書·天文志》:“西方白帝,白招矩(矩亦作拒)之神也。”秋天叫素秋、清秋,因為它天高氣清,明凈無垢,所以說花兒報答白帝雨露化育之恩,全憑自身保持清潔,亦就海棠色白而言。全聯的意思是說:白海棠愿以其清潔之身回報自然,她婷婷玉立,默然不語,迎來了又一個黃昏。這實際上是寶釵的內心獨白和自我寫照。“不語”一詞可見寶釵的矜持穩重,“憑清潔”之語更可見她自譽自信的心理狀態以及清高精神。庚辰雙行夾批:看他收到自己身上來,是何等身份。
此詩有意以白海棠關合自己,以花寫人,反映出薛寶釵以穩重、端莊、淡雅、寧靜、清潔自詡的內心世界,也表達了寶釵對于愛情和人生的看法,同時間接暗示了寶釵在《紅樓夢》中的結局——“欲償白帝憑清潔,不語婷婷日又昏”。而87版《紅樓夢》中,薛寶釵的結局是被賣到了外地,后來又被蔣玉函贖回來了。姑且不說這個結局對不對,但至少應該不會有大錯。畢竟,以寶釵的心性以及本詩所反映的內容來說,寶釵最后的結局應該是守著清白之身(以此來報答賈府的厚待),孤獨終老。
?分析了這么多,我們似乎又可以做出一些合理的猜測:寶釵的心性和結局其實應該和李紈差不多,所以才能夠引起李紈的強烈共鳴而不顧寶玉反對將此詩列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