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我是個夜貓子,上高中時晚上都復習到十二點以后(雖然效果差強人意)。上了大學,宿舍十點鐘熄燈,但是從來沒有按時睡過覺。不是躺床上開臥談會,就是點了蠟燭挑燈夜讀,直至有次把劉海燒焦后又買了個充電型電筒。以后就在晚睡的軌道上越滑越遠。讀研究生時最甚。那時晚上已經不停電了。有次趕論文,連續一周每天晚上寫到四點半才睡覺。可是論文寫完了,生理周期徹底紊亂了,吃中藥調理了半年才正常。從那以后不敢再那么熬夜了,但是晚上十一二點睡覺是正常的,早上起不來也是正常的。可是晚上如果沒有特別的任務的話,也不見得能干什么。通常都是晚上吃完飯散個步回來洗個澡就坐在了電腦前,本來想著是有什么事情要干,什么資料需要查找,可點開一個網頁看看,旁邊跳出來的資訊好像不錯,點進去看看;這個明星的衣服挺好看,看看淘寶有沒有同款,等等。等到十一點,哇,要睡覺了,可我好像什么還沒干呢,還有好多事情沒完成呢!
在網上看到有很多人堅持早起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俗稱“晨型人”。早上剛起床,腦子很清醒,有助于自己思考。而且早上的時間短,不會像晚上一樣把時間隨意浪費,會抓緊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早上沉浸在專注的氛圍內,等上班后,身體和大腦都適應了專注的狀態,大腦能高速運轉,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可是,早起的好處這么多,堅持早起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冬天要逃離暖暖的被窩就很考驗人的意志。其次,睡眠時間不能一味的縮短,想早起勢必要早睡,能主動放棄電視和網絡的誘惑也很考驗人的意志。
但是,有什么辦法呢?上班族想做點自己愛好的事情只能利用休息時間。我就毅然決然的在向家人宣布了我的早起計劃后開始嚴格執行。
第一個方法,定鬧鐘。手機上有四個鬧鐘,我全定了早上的時間,依次間隔5分鐘。短了的話,4個鬧鐘持續的時間也短,一分鐘響一次,鬧鐘只能響不到5分鐘,意志不堅定的人很容易過了這5分鐘后繼續呼呼大睡。時間過長,響了一個鬧鐘后就容易睡著了,所以經過試驗,還是間隔5分鐘比較理想。
第二個方法,早睡。為什么不在第一個方法時就早睡呢?因為身體還不習慣。長時間的晚睡后突然早睡,躺在床上也睡不著,翻來覆去的烙餅,反而容易失眠。所以在堅持了幾天的定鬧鐘早起后,身體困乏,晚上早睡也容易實現。
第三個方法,帶手環。堅持了幾天早起計劃后,身體會反復,尤其在有時候不得不晚睡的時候,早上定鬧鐘也起不來。鬧鐘響的時間長了、次數多了,家人也受不了?,F在市面上有很多種運動手環,記步的同時能監測睡眠,還有鬧鐘的功能。就是定了鬧鐘后,戴在手上,到時間手環會震動,而且還有在定的鬧鐘的時間前輕微震動,把人從深睡眠中喚醒至淺睡眠的功能。除非人清醒后拍打手環,否則一個鬧鐘手環會連續震動三次。最多可以定三個鬧鐘,同樣的還是5分鐘一次。而且身體在適應了鬧鐘鈴聲喚醒的時候,改為身體震動,對身體也是一個新的感覺。
第四個方法,拉開窗簾。尤其是現在六月份,早上五點鐘天已經大亮,晚上睡覺時窗簾不要關嚴,留下縫隙。第二天早上窗簾縫隙中露出來的明亮光線會把身體慢慢的喚醒。原理是人的睡眠規律受褪黑素影響,黑暗能刺激腦部的內分泌腺松果體分泌褪黑素,反之抑制。當視網膜測到的光信息通過中樞系統傳給松果體,抑制褪黑素分泌,人就慢慢醒來。
第五個方法,把手機或鬧鐘放手夠不著的地方。這樣鬧鐘響了以后需要起床來關滅。但是這種方法適用于有同住人的場合,否則懶惰起來容易自暴自棄,讓鬧鐘一直響下去。最適用的時間就是房間溫度較高時,起床絲毫不費勁。如果房間溫度太低,起床不加厚衣服容易感冒,穿厚衣服又浪費時間。
經過了一段周期的調整和磨合,我現在已經能做到每天5點自然醒來。早晨聽著外面鳥兒的叫聲,打開電腦寫作。在上班之前就能達到練筆的效果,別提多愜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