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
為什么早起?
先來說說為什么要早起吧。早起其實是讓我們的身體回歸到自然的狀態。讓我們把時間拉回到古代,拉回到沒有電燈的時代,那時候的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遵循著自然的規律。這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適合千百年來身體進化的生理規律。
早起的時光,突然給了我一大段可以自由安排的時間。以前的狀態是,起床后,匆匆忙忙洗刷完畢,水來不及喝一口,就沖門而出,趕著去上班,到公司的時間永遠控制在離上班時間5分鐘以內。
現在呢,起床后,我可以慢悠悠地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我可以寫寫日記,看看書,出去呼吸一下早晨的新鮮空氣,來一段晨跑,還可以給自己做一份精致的早餐,犒勞一下自己,迎接美好的一天。還有很多事可做,只要你喜歡。以前總抱怨沒有時間,想做這,想做那,卻總沒有開始,你缺的就是——早起。
如何做到早起?
憧憬一下早起之后的生活,原來可以這么美好,你是不是也心動了呢?但,怎么做到早起呢?我使盡了渾身力氣,還是掙扎不起來怎么辦?我的床好像有魔力一般把我吸在上面了怎么辦?
1.雙鬧鐘法
推薦一個雙鬧鐘法(這個方法是在自律幫紀元老師那里聽來的,我沒用這個方法,我的辦法是把手機連接到音響,然后開到適當的音量)。就是準備兩個鬧鐘,如果你用手機做鬧鐘,就要準備兩部手機。這兩個鬧鐘分別叫著 A 鬧鐘和 B 鬧鐘,A 鬧鐘設置的時間為目標起床時間的前5分鐘,并設置柔和的鬧鈴,放置在床邊。B 鬧鐘設置為目標起床時間,設置震撼的鈴聲,震撼到可以吵醒全家人甚至隔壁鄰居,并放到遠離床的地方,最好是臥室之外。
A 鬧鐘的作用就是把你叫醒的,而 B 呢,它不是為了把你叫醒,它是一個“定時炸彈”,它一旦響了,意味著也可能吵醒了你的家人和鄰居,它是為了把你嚇醒的。
那么早上可能的情況是這樣的,A 響了,此時你被叫醒了,你想把它關掉繼續睡一會兒,但你突然想到在房間外還有一個“炸彈”,所以為了不吵到其他人,你不得不起來去把它提前關掉,這樣就成功地幫你離開你的床了。
2.五分鐘清醒術
離開床只是第一步,接下來,你也可能走回床去繼續睡的,所以你得讓自己清醒起來。如何做呢?可以做以下的事情來幫助自己清醒。
刷牙洗臉。
喝一杯白開水,喚醒自己的腸胃。
吃點高熱量的零食,比如巧克力,來獎勵一下自己。
做做伸展運動,喚醒身體。
3.早起倒逼早睡
如果做完了這些還想回去睡怎么辦?
那就心安理得地回去睡吧!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有一下兩種情況。
第一,睡眠質量不好,可能是太晚睡了,解決辦法就是要早點睡。
第二,沒有想清楚為什么要早起,早起之后不知道要干嘛。
關于第一點,如何做到早睡?利用早起來倒逼早睡,想要早起的美好生活,就要讓自己早點睡。
可以給自己建立一套早睡的程序:
遠離對你有誘惑的東西,比如手機、電腦、iPad,把他們放到夠不著的地方。
睡前1.5小時洗澡。
閱讀嚴肅書籍。
整理第二天要準備的東西,做第二天的計劃。
冥想。
不能為了早起而早起,早起必須捆綁一個更重要的目的。
早起不是我的剛需,早起也不是目的,它不過是手段和附加的漂亮成績單罷了。
早起并不會自動讓你的一天更有價值,付費也不代表你必然撿便宜,關鍵在于你換來的時間和精力花去了哪兒。
? ? ? 你得先想清楚你早起的目的。可以先在前一天晚上,安排好第二天起來要做的事,就可以奔著自己的目的去了。當然剛開始可以給自己安排點簡單點的甚至是娛樂性的事情,比如看一部電影,玩一局游戲。先讓自己適應早起這件事,然后再慢慢增加任務的難度。
白天困怎么辦?
早上那么早起來,白天困怎么辦呢?這里我們可以先來了解一下,睡眠的周期。
人們正常的睡眠結構周期分兩個時相:非快速眼動睡眠期(NREM)和快速眼動睡眠期(REM)。NREM與REM交替出現,交替一次稱為一個睡眠周期,兩種循環往復,每夜通常有 4~5個睡眠周期,每個周期90~110分鐘。
睡眠存在一個生物節律,即大約在90~100分鐘的時間內經歷一個有5個不同階段的周期,國際睡眠醫學將睡眠階段分為五期:入睡期、淺睡期、熟睡期、深睡期、快速動眼期。( — 引自百度百科”睡眠周期"詞條)
從上圖可以看出人們的睡眠是由淺入深,再由深到淺呈周期性變化的,前面兩個周期才會有深睡眠的階段,這是保證睡眠質量很重要的階段。越往后睡眠越淺,在快速眼動期,出現與清醒時類似的腦波,在這個階段醒來是最好的,人不會感到困。
和睡眠周期類似,人的精力也呈周期變化。不可能一直保持著注意力專注,當經過一段時間的專注之后,要適當休息下,以恢復精力。因此,在白天感覺到困了之后,千萬不要死撐,這樣反而會得不償失,降低了自己的效率。
這個時候最應該做的是去小睡一會兒,建議每次不要超過30分鐘,因為超過30分鐘就會進入深睡期啦,起來反而會感覺很困。一天中可以有多次小睡,3-5小時一次。如果在工作場合不適合小睡怎么辦?可以用冥想放松法來恢復自己的精力。冥想過程中,專注于自己的呼吸,可以數自己的呼吸次數,以防止自己走神,如果走神了沒關系,從頭再來一次。這樣冥想放松10-15分鐘,也可以幫助自己恢復精力。
持續不下去怎么辦?
循序漸進,不要一下子就要求自己起太早,可以15分鐘為單位逐漸提早。也不必要求自己每天都要早起,如果一旦某天沒做到會給自己極大的挫敗感,導致放棄。就像游戲一樣,會給角色安排三條命,我們也可以給自己三條命。比如,在一周的打卡中可以給自己三次機會,沒有做到早起也沒關系,這樣可以減輕自己的挫敗感。
早起的好處:城市的早晨是非常安靜的時間,我們可以利用早起之后的時間來進行冥想、檢視、獨處。另外可以早早上班,擺脫了堵車的麻煩,當其他同事按照正常時間來到辦公室的時候,我們已經完成了大部分的工作。另外早起之后我們就有時間安排一個舒心、精致的早餐,讓我們保持很好的心情。
如何能做到?很多人覺得早起簡直是對自己的一種折磨,把早起當成了一種苦差事,但如果我們用一種玩樂的角度去早起如參加博上的早睡平起團,早起之后嘉許自己,在自己親密的人之中公開承話,當然這個過程可能是漫長和過回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早起次數的增加,早起就可以慢慢成為我們的一種生活習慣。
如何輕松做到早睡
1.理念>工具和方法。理念只有一個,辦法和工具會有很多個。接受內化了理念,工具和方法只會發揮作用,否則只是3分鐘熱度而已。從這個理念出發,對于自己想要學習的領域有個自己的判斷標準:是在講理論+方法+工具,如果單純的在講方法,就可以舍棄了。再者就是育兒方面,很多人再講的只是方法,果斷舍離。
2.理念如此的重要,我們從小到大在不知不覺或者是無意識灌輸了很多的理念,來自父母的,老師的,周圍環境的,書本等等,悄悄的藏在自己的頭腦的理念到底是什么?自己接受內化了嗎?韓寒說的懂得了很多道理都過不好這一生,就是這個道理吧。已經固有的理念隨著時間的推進,有沒有更新呢?如何才能進行更新呢?需要深刻反思的是如今30又半了,有沒有悟出自己的一套理念呢,這直接關系到所向往的生活。
3.當我們內心明確想做一件事,確不知道如何去做的時候。之前的思維是急于找方法。現在是停下來先找理念。先有理念,就是先和自己的內心對話講和,和自己的大腦預置內存。把心和腦搞定了,再調用身體執行起來就會非常的輕松,適合自己的方法和工具自然事半功倍。
4.意志力用在什么時候用?用在什么地方?原始思維意志力用在具體的行為行動上面,往往給自己制定一個機械的目標任務,逼自己執行,過程很煎熬,人就會感覺到很痛苦。可控事件主導法說到:不是教你在處于失控事件時用意志力將自己拔出來,而是在沒有失控時,把美好的的事物帶進來。——意志力用在失控之前,而不是在失控之后。
意志力具體用在哪些層面?
1. 理念層,而非執行層。(執行層運用方法和工具,即使有,初始階段+中斷復原階段)。
③提煉知識要點(理性,提綱)
1.通過不斷的聆聽思考理念轉換為我們的內功,理念推動著行動,實現愛,不是堅持。
2.想早睡,必須得要有早睡的動力和渴望。早睡的動力是關切身體的健康,渴望早睡后的早起美妙時光。
3.促進早睡的辦法有2個。1是早起倒逼法。2是排除誘惑法。
④反思,未來要去做的?
1.重視理念。反思自己對待具體事物的理念是什么?從哪來?
2.重裝思維:凡事從理念開始,理念才能推動行動,在行動過程中反思復盤。
⑤下一步行動?
1.通過時間記錄找出晚間誘惑源,羅列晚間失控清單。同時羅列晚間可控事件清單。->清單軟件。
2.在晚到家或者外出,度假等情況掌握不了晚間早睡,一定要掌握早起。
3.微信關注:取消關注單純講方法,工具。
⑥推薦理由/亮點
1.理念推動行動,理念搞定的是心和大腦。心和大腦搞定了再調動身體,加上方法和工具自然事半功倍。
2.輕輕松松早睡方法:1早起倒逼法;2.排除誘惑法。
葉老師講的早睡:
很多人都覺得非常難養成的習慣---早睡!
我們之前講到:“美好的一天從起床開始。”
當然相對的,美好的一天以睡覺結束。
早睡很重要,但是很多人做不到。
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大家缺少儀式感。
當你心滿意足地覺得今天結束了,你就能放松地睡一個好覺。
大部分的朋友早上沒有早起“吃青蛙”的習慣,也沒有專注檢視自己日程的時間,大家沒有工具,沒有方法,大家習慣性地把重要的工作拖到下午來做,晚上就加班......
人生難得一個“靜”字。
諸葛亮寫詩:寧靜以致遠。
如果你沒有靜的時間,你就不能得到完全的放松。
所以在你準備睡之前的這段時光,你應該想辦法使自己靜下來。
那么究竟幾點睡比較合適呢?
早睡除了能讓身體健康以外,它還有什么意義呢?
那我們就不得不用“早起”對應著來談一談。
其實睡眠能使身體健康的關鍵不在于早睡和早起,早睡早起背后的邏輯是:睡眠的質量。
也就是說人一天必須睡夠,必須擁有高質量的睡眠,這樣才能活得健康,才能擁有旺盛的精力去做事。
建議大家活動和睡眠的時間2:1分配。
那么因為易效能時間管理我們提倡早起,所以反推,為了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大家就必須得早睡。
早睡是為了身體,早起是為了內心。
那么早起是指幾點合適呢?
早起沒有固定的時間!
我們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太陽在一年四季和不同地域的升起時間是不固定的,在中國的東部杭州和中國的中部成都,以及中國的西部新疆,大家采用的都是北京時間,但是日出的時間完全不一樣。
那么葉老師去全國各地講易效能時間管理的課程,他有早起晨跑的習慣,經過研究,以日出為起床的時間標準最科學。
由于早上太陽出來以后空氣才好,才適合跑步,那么我們起床的時間在日出前1個小時左右最好。
所以我們冬天大約6:00起床,夏天大約5:00起床。
但大體的原則是:在不同的城市,保持跟隨太陽的節奏。
所以易效能的伙伴在夏天過的是晚十早五的生活,在冬天我們過的是晚十或晚十一,然后早六的生活。
到這里大家應該就明白了:早睡早起是相對而言的。
相對于大部分的伙伴,我們是早睡早起的,但是對于我們自己而言,一年四季,在不同的地理坐標,我們是有彈性的。
這樣也符合了《黃帝內經》的原則。
我們重點關注的是睡眠的質量,其次才是睡眠的時間,而早睡早起是最能讓我們得到高質量睡眠的途徑。
如果你要早起,那么就一定要早睡。而春夏秋冬的入睡時間點可以不一樣。
在入睡前的這段時間一定要“靜”。
那么葉老師推薦大家睡前入靜的方法是:熱水泡腳,晚餐早食,少食,不運動。
那么總結一下,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話題是:睡覺的時間和睡前的準備。
最后送大家兩句話:10點鐘不睡覺是不要臉,12點鐘不睡覺是不要命。
曾經你是不要臉,還是不要命?
希望大家以后做一個既要臉,又要命的人。
晚上睡得好,早上就能起得早,早上能起早,你就能收獲很多生命中的不可能!
如何保證高質量的睡眠?(葉老師22講)
易效能提倡早睡早起,因為只有早起我們才能獲得安靜的時間,以便我們對自己的未來和當下做出檢視與安排,讓自己活在“要事第一”當中,以及對每一天的生活做到掌控。
因為早起,所以我們必然要求大家要早睡,因為睡眠的時間必須有保障。
據說,我們的睡眠不能超過8個小時,也盡量不要低于7個半小時,多了或少了對健康都不利。
那今天我們的話題就是:如何提升睡眠質量?
如何才能充分利用這7到8個小時,讓我們擁有更好的睡眠質量,以致于讓我們擁有更好的精力?
睡眠是有階段的,按照目前公開的一些資料表明:睡眠有一些周期。
它的周期大致分為3類:
第一類叫:快速眼動周期,也稱REM;
第二類叫:淺度睡眠,它是一個過渡階段;
第三類叫:深度睡眠,也叫熟睡。
在快速眼動的階段,我們往往會做夢,大腦還停留在有意識的狀態,這個階段非常重要,因為大腦在加工信息。
淺度睡眠是快速眼動階段過渡到深度睡眠的“過渡階段”。
深度睡眠時,我們的血壓、呼吸、心率都降到最低,身體達到完全的放松。
所以,深度睡眠是我們最重要的睡眠階段。
要想身體健康,我們首先要滿足的就是這個睡眠階段。
在深度睡眠階段,人體的免疫系統會與疾病做斗爭。
如果缺乏深度睡眠,我們就會出現極度的瞌睡、惡心、頭疼,肌肉酸痛......
那么,我們如何才能進入更多的深度睡眠階段呢?并且在這個階段停留足夠的時間呢?
一個晚上,我們大多會2-3次進入深度睡眠階段,而進入的第一個深度睡眠的時間往往是最長的。
一個晚上我們會經歷2-3次從“REM-淺度睡眠-深度睡眠”的過程,在第一個深度睡眠過后,我們進入第二輪,那么第二個深度睡眠的時間就比第一個時間短了,第三個就更短。
總的來講,一個晚上我們大致會有2-3個深度睡眠,會有3-4個REM快速眼動階段,中間的就是過渡的淺度睡眠。
所以,想要提高深度睡眠的質量,第一個深度睡眠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如果能夠把第一個深度睡眠的時間拉長,那你整個深度睡眠的時長就會相對來講變得更長了。
那么深度睡眠跟什么有關呢?
深度睡眠跟我們的體溫有關。
我們的精神狀態受體溫節律的控制。
在前幾講中我們提到:想要管理好自己的精力,就要管理好自己的節律。
一天當中,我們的體溫是從低到高,然后又從高到低的。
早上6:00左右人的體溫在最低,然后緩慢升高我們就醒來;
到了中午,人的體溫達到一個峰值,然后就開始回落,這時候我們會有點困意;
然后體溫又開始緩慢上升,到了晚上10:00達到體溫的又一個高峰,這時它又開始下降,直到第二天的早晨6:00,它完成一個周期。
體溫上升的時候我們會感覺很清醒,體溫下降的時候我們會感覺很疲憊。
那么什么能影響到我們的體溫呢?
那就是褪黑素了!
褪黑素是一種人體在黑暗中會分泌的激素,它可以降低體溫,使我們進入更深的睡眠。
那又是什么能影響到褪黑素的分泌呢?
有很多,但最直接的因素有兩個:
第一個是陽光:我們在前幾講中有提到過交感神經的運作。
陽光會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它會讓我們的體溫升高,讓人更清醒,所以早上起床拉開窗簾,曬曬太陽你就能快速清醒。
第二個是運動:運動使身體的精力更多被釋放,人容易在疲憊中入睡。
這里提醒大家,有條件的伙伴中午一定要午休片刻,午休不要超過45分鐘,如果超過了,人體就會進入深度睡眠,這樣就會破壞你的節律。
午休時想更快進入睡眠,那我們最好就是戴上眼罩和耳塞,隔絕陽光和聲音。
除此之外,一晚上的睡眠周期結束以后不要賴床,周末也不要睡懶覺,保持和工作日一樣的時間按時起床。
盡量不要用酒精和安眠藥使自己入睡,它們是致命的。
保證有好的睡眠也要求我們要攝入充分的水分,8杯白開水是有必要的;
不要暴飲暴食,盡量不吃難消化的食物,不要太晚吃東西,也不要在睡前吃太多東西......
那易效能時間管理的學員伙伴還可以利用收集的技巧,用Omnifocus的軟件,把大腦里的事物清空,讓大腦在輕松的狀態下入睡,減少REM的時常,增加深度睡眠的時常。
午睡
子曰:“中午不睡,下午崩潰!”孟子曰:“孔子說得對!”
我就是那個中午不睡,下午崩潰的人兒。
不論是上班族,還是在家帶娃的媽咪,一次高效的午休,都可以為你充電,為下午滿血復活打雞血。但是,看似美妙的午休,有時候卻因為各種條件而實現不了,導致下午昏昏沉沉,效率低下。
怎樣才能擁有一次高效的午休呢?我總結了以下幾點,看看有沒有適合你的。
1.午睡前不要玩手機。
正如晚上睡覺前不要玩手機一樣,午睡前也最好不要玩手機。很多人都習慣在午睡前,拿起手機滑來滑去。但是,午休的時間很寶貴,玩手機很容易不知不覺就錯過了午休的時間,導致午休時間不足。
2.午睡時間不要過長,在30到40分鐘為宜
科學研究表明,午睡時間超過30分鐘以后,人會進入深度睡眠狀態,這時候如果被喚醒,會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來恢復。30分鐘的時間剛好,讓你有一個可以恢復體力的淺睡眠,又不會因為睡太久而進入深睡眠,醒來更困乏。
所以,一定要控制好午睡的時間。如果怕睡過頭,不妨給自己設一個鬧鐘。
如果你怕光怕吵,那就再添置一副眼罩和耳塞。還可以再買一個靠枕,放在腰后面,讓你腰部放松。如果空調較冷,最好還要備一條披肩或者薄被。總之,為了有更好的午睡質量,你需要利用工具,而不是將就。
4.上午不要喝太多茶或者咖啡。
上班族想要擁有高效的午睡,就得先對午睡的環節重視起來。每天都能擁有一次高效的午休,對工作效率、身體健康都有很正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