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咪蒙和papi醬的“意外”走紅
最近讀互聯網發展史得出一個小小的感悟,那就是每一個偉大的時代到來之前,總會有一些征兆、跡象,它們在當時看來通常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但是時隔多年之后當人們回顧歷史,卻發現正是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借助蝴蝶效應的力量揭開了新時代的序幕。而縱觀如今在互聯網世界叱咤風云的大佬,無一不是通過這些小事件嗅到了未來世界的氣息,從而抓住機會創造出了屬于自己的偉大時代。
去年年末和今年年初,兩位草根網紅“咪蒙”和“papi醬”的一路走紅讓我嗅到了一些獨特的氣息,其實我很早就開始關注她們了,也可以說見證了她們從默默無聞到網絡爆紅的全部過程。一個人的走紅一定會有一個爆發點,當某一天早晨醒來我突然發現朋友圈十條已經有三條被她們占據的時候,我意識到個人品牌的時代最終到來了,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個人品牌時代并不是一個最新的名詞,咪蒙和papi醬也不是第一個踐行者,但我卻將她們倆視為個人品牌時代的標志人物,把2016年定義為個人品牌時代的元年,其中自有我的理由。過去的幾十年一直是企業品牌時代,如聯想、海爾、BAT;過去的十年開始出現個人品牌的雛形,如楊瀾、羅振宇、吳曉波、秦朔,他們都在傳統媒體時代集聚了大量的社會文化資本,只是在互聯網時代將這種資本加以轉嫁,并且大多是以團隊進行運作;到了如今咪蒙和papi醬的時代,真正的草根、真正的個人開始崛起,她們僅憑一己之力,靠自己某方面的專長,借助互聯網平臺樹立起自己的個人品牌,只有這時才是真正的個人品牌時代的來臨。
02
在未來,一切產業皆媒體
在互聯網的沖擊下,傳統媒體可謂是江河日下,幾乎所有人都在唱衰媒體,作為一個新聞傳播專業的畢業生,我經常也會面臨這樣的質疑,甚是尷尬。但是在我看來,唱衰媒體的人的思維未免太過于簡單,如今的這個時代我從來不會擔心自己會無用武之地,因為互聯網殺死的只是媒體的載體,但媒體的靈魂永生。
縱觀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歷程,就會發現所有國家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必然會經歷三個階段:實體經濟→金融經濟→注意力經濟(媒體經濟)。具體到中國的具體國情來說,互聯網的興起雖然打擊了實體經濟的繁榮,但這并不是壞事,因為這一切都是在向媒體經濟的轉換做準備。所謂的媒體經濟,也稱注意力經濟,更形象地來說就是眼球經濟,最顯著的特點是在商業中,產品實體居于次要位置,營銷推廣與品牌建立的重要性空前提高。你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對不起,那個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所以,在未來的商業世界里,一切產業皆媒體:國家、城市、公司企業、產品商品、人……國家要建立國際影響力,城市要有城市形象宣傳片,公司要有公關宣傳,產品要有完美的包裝,每個人要有自己獨立的品牌,這樣的時代已經到來了,它就發生在我們身邊。我們為什么要去時代廣場投放國家形象宣傳片?一只38元大蝦為何能讓山東省花費幾百億打造的“好客山東”形象遭受重創?阿里巴巴的公關部門為什么所向無敵?杜蕾斯的廣告文案為什么能讓人拍手叫好?papi醬為什么能吸引那么多死忠粉?一切都是泛媒體的作用。
說什么媒體已死?咪蒙之前就是媒體編輯你們造嗎?papi醬是中戲導演系畢業的你們造嗎?阿里公關總監顏喬曾就職《21世紀經濟報道》你們造嗎?每個讓人拍案叫絕的杜蕾斯廣告文案背后有多少個媒體人抓耳撓腮你們造嗎?38元大蝦的爆紅就是因為一條微博你們造嗎?難道換個馬甲你們就不認識了?
03
如果不懂得傳播規律,你將寸步難行
在未來,傳媒將會成為顯學,這是無可置疑的事情,在如今以及未來的商業社會里,如果不懂得傳播規律和媒體知識,你將寸步難行。從現在開始,所有現代社會的人都要思考一個問題:如何利用現代的傳播手段打造自我的品牌形象?
我們這里所說的品牌形象,類似于傳播學中的個人形象管理,是指通過有意識的塑造向他人傳遞一種特定的形象,這種形象是可以掌控的。其實你每天發朋友圈、發微博都是一種塑造形象的行為,只不過是無意識的、不成體系的,如果你的微信好友數從沒超過500,發條朋友圈點贊數從沒超過50,那么你的品牌形象塑造基本上失敗的。
要想使自己的品牌形象具有一定影響力,你就必須在某個細分領域里成為專家,也就是說一旦碰到這個領域的問題,別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首先是你。如果一提起你的名字,別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攝影達人、旅行專家、專業吃貨、技術宅、二次元深度中毒者、寫文章的好手……只要你在別人的眼里有這些特點鮮明的標簽,你就具備了個人品牌形象的最基礎條件;如果一提起你的名字別人對你的特長興趣仍然是模糊的,你就要想辦法在某個領域成為專家,并且努力向別人傳達自己的這種形象。
有意識的、系統的塑造個人品牌傳遞的是一種穩定的、辨識度較高的形象,這種辨識度高基于兩個方面:一是你在某個細分領域是個高手,二是你的定位非常清晰。所以,僅僅在某個細分領域成為專家還不夠,還要有自己準確的定位。以我為例,我非常喜歡寫作,自認為文字功夫還過得去,這就是我的技能,但我在寫作中只專注于元知識探索與個人能力提升,這就是我的寫作定位,其他的東西我不是不可以寫,但是我會將自己的寫作局限在某個細分領域,增加品牌辨識度。
在寫作方面要想獲得忠實的粉絲與受眾,只有兩條路可走:情感和知識。你要么靠講故事灌雞湯打動讀者的內心世界,你要么靠傳授干貨知識讓受眾覺得看你的文章大有收獲,基于我個人的價值觀取向,我選擇了后者,所以我只提供具有干貨內容的文章。
做好了以上幾步,你下一步就要開始模仿、學習與創新。在最開始的階段,作為一個新兵蛋子,你必然要經歷一段模仿學習的過程,向某個領域最優秀的人學習請教;慢慢地,當你了解了這個領域的所有的知識,你會逐步進入一個上升期,快速成長;最后,當你站在與競爭者同一高度、面臨瓶頸的時候,你需要想清楚自己的創新點在哪里,因為你的創新點才是你最具有辨識度的地方。
最后,你需要借助時間的魔力將你慢慢帶上峰頂。說實話,你無須具備天才的能力,你只需要比大多數人做得優秀一點點,然后不斷堅持下去,最后你一定能成為那最優秀的1%,因為太多人倒在了半路上。我簡書文集的名稱叫做“日拱一卒”,細心的人應該能發現這其中的況味,在寫作上我并沒有花費太多時間,大多利用碎片時間完成,每天擠出兩個小時就能完成一篇文章。
個人品牌形象的塑造過程中,一定會有人潑冷水、搞破壞,這是任何品牌形象都會經歷的事情。但是對于個人來說,無需因為個別的人導致自己半途而廢,因為你要懂得一句話:唯庸人無咎無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