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節自修課上,老教授面帶微笑,走進教室,讓所有同學幫忙做一項問卷調查,問卷表發下來,同學們一看,只有兩道題。
1、他很愛她。她長得白凈漂亮,有一種女神的氣質。可有一天,她慘遭車禍,即便后來痊愈了,臉上卻留下了丑陋的疤痕。你覺得,他會一如既往地愛她嗎?
A、他一定會
B、他一定不會
C、他可能會
2、她很愛他。他是商界的精英,情商智商都很高。可有一天,他破產了。你覺得,她還會像以前一樣愛他嗎?
A、她一定會
B、她一定不會
C、她可能會
看到這兩道題,你的答案是什么?
01
在課堂上,同學們做好問卷之后,教授一統計,發現:
第一題有10%的同學選A,10%的同學選B,80%的同學選C。
第二題呢,30%的同學選了A,30%的同學選B,40%的同學選C。
教授說:“做這道題的時候,大家是不是把他和她當成了戀人關系?”
“是啊!”同學們齊聲答道。
“可是,題目里并沒有說他和她是戀人關系啊?”
教授意味深長的看著大家,“現在,我們來假設一下,如果,第一題中的‘他’是‘她’的父親,第二題中的‘她’是‘他’的母親。讓你把這兩道題重新做一遍,你還會堅持原來的選擇嗎?”
問卷再次發到同學們的手中,教室里變得非常安靜,一張張年輕的面龐變得凝重而深沉。
幾分鐘后,問卷收了上來,教授再一統計,同學們都100%的選擇了A。
教授的語調深沉而動情:這個世界上,有一種愛是無私的,那就是父母的愛啊。
02
世界上總有人不會嫌棄你,那一定是你的父母。
曾經看過一則新聞,71歲的張長柱曾經是一名教師,和妻子居住在四褐山,孩子出生卻患有腦癱,39年來,不會穿衣、不會吃飯、不會說話、不會獨立行走、不會自主大小便,孩子完全失去自理能力。張長柱和妻子不離不棄地細心照料和陪伴兒子,即使孩子有缺陷一樣享受到家庭的溫暖。
張長柱從未放棄過,“我總期盼著,現在醫學技術不斷進步,是不是總有一天能挽救像他一樣的孩子?”即使不完美,在父母的眼中也是最愛的孩子。
父母一輩,他們一生努力,傾其所能給我們,他們能給的所有。
現在養一個小孩兒,要花多少錢?這是一筆苦中帶甜的糊涂賬......
粗略的估算一下從出生到大學,我們一直在向父母索取,看到這里,我們實在想不到怎樣回報父母才夠,或許一輩子也報答不完。
03
從小到大什么都依賴于父母,父母對我們的愛從來都是不求回報無止境的付出。
一個良苦用心的父親蘇以彬,被稱為“男版孟母”,女兒到哪上學,他就舉家隨遷。然而父親的“嚴加看管”,卻讓女兒高中時產生逆反,厭學、逃課……不得已,蘇以彬索性關掉餐館,與女兒一起學習,一起參加高考,并雙雙考入同所大學。為孩子做榜樣,一個學期下來,蘇以彬用“高數滿分,總成績全班第四”的亮眼成績單,回擊了所有質疑。而他與女兒的關系,也終于破冰。
“很多人都以為,我讀大學是為了女兒。但他們可能不知道,讀大學其實一直是我自己的夢想。”1989年,蘇以彬曾在老家參加高考,但495分的成績讓他與大學失之交臂。
蘇以彬對學習的熱愛程度,都看在了女兒蘇曉梅的眼里。“現在回過頭來看,其實爸爸當時考大學,也是為了實現他沒有完成的夢想。”女兒的理解也換來了父女關系的首次“破冰”,今年過年時,蘇曉梅用自己兼職掙來的第一筆工資,給爸爸買了書包、皮鞋和保溫杯,讓蘇以彬既欣慰又自豪。
為了孩子重拾夢想,為孩子做最好的榜樣,為的只是孩子回歸正道。
學會感恩,孝敬父母。因為父母給予了我生命,使我來到了人間,長大成人,走自己的路。對父母的感恩不僅在母親節、父親節的那一天,感恩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送一枝花,泡一杯茶,幫母親做家務,洗一次碗,拖一次地,洗一次腳,捶一次背,打一個電話都是不錯的選擇。
天下的快樂和幸福,都是來之不易的。讓我們一起用心去回報父母。
全民教育官方網站:www.qmin9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