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正是我想要的家教:“和善而堅定”。這就是《正面管教》一書中提及的理念。除了管教這個詞翻譯得有點硌人,這本書是極好的。推薦每個父母和老師閱讀。
在讀到“決定你做什么,而不是讓孩子做什么”的時候,我知道有時我做錯了。當女兒老是找不到她的東西,而向我求助時候,我應該和善而堅定地告訴她“親愛的,這是我最后一次幫你找東西。如果你需要文件夾或者新的抽屜幫忙管理你的東西,我可以提供。但我不會幫你找東西了。”然后就真的在下一次即使家里被掀翻天了,重要的東西最終也沒有辦法找到時候,我也泰然自若,不伸出那只“上帝的手”。我應該決定自己該做什么,然后給時間讓孩子自己去體會她應該做什么。我應該不只是看到眼前她東翻西找是在浪費時間,而是懂得今天她浪費的時間是讓她學會整理所必須要交的“學費”。學會承擔后果后,我相信她會成為更獨立自律的人。
在看到“給予鼓勵,而非贊揚”一節,我知道有些時候我說錯了。我經常說“好孩子!”“你做得對!”以前我可是覺得自己這些肯定的話是相當及時和得當的呢!看到這一節,我才恍然于鼓勵和贊揚原來并不對等。我應該更多地鼓勵行為,如“干得好!”,“你盡了力了!”或者“你自己滿意么?”我一直希望孩子不要那么在意老師和同學的評價,沒想到可能是因為我平時也經常評價她,即使是正面表揚,也無形中讓她渴求來自別人的肯定,而非自己對自己的中肯的評價。
在看到“先假定孩子無辜”的時候,我知道有時我想錯了。女兒這個學期從學校的圖書館每兩周就借兩本書,基本都是人物傳記,什么“居里夫人傳”、“普金傳”、“雷鋒日記”。有一次,她考得不好,我也很生氣,因為覺得平時給她的一些學習上的建議她都沒有去做,所以才考得不好。她哭著說:“我也很想改變自己!”聽到這句話,我是不相信的。你要想改變自己,那每天回來先復習再做作業你怎么不做?你要想改變自己,那把草稿打得清楚一點為什么不做?她接著哭著說“你看我從學校借的那些人物傳記,我為什么要看呢?我就是想看看名人是怎么成功的,然后我就模仿啊!居里夫人家里兄弟姐妹很多,她從小就很勤奮努力。。。”聽到她說到這里,我恍然大悟,我真的一直都不知道她是為什么才看這些書的。從來沒有聽到她說起過啊!我也從來不曾想到一個在我眼里更多的是“要我學”而不是“我要學”的孩子,也會偷偷地萌生模仿成功人士的想法。。。真是可愛又可氣啊!其實,不光是對孩子而言,大人很多的時候也是不容易將理想變成現實的呢!不是不想,不是不努力,而是就是暫時做不到啊!那一刻,我真的覺得自己想錯了。。。也許,所有的善意,都在于先看到別人的善;所有的堅定,也需要給別人一定的空間。
每個孩子都想成功。每個孩子都想和別人有良好的關系。每個孩子都想有歸屬感和價值感。當我們能牢記這一點時,我們就會先假定做出不良行為的孩子無辜。我們就不會認為孩子是在給我們找麻煩,我們會假設他們是想要得到積極的結果,只不過他們不知道怎么達到這個目的而已。他們尚不具備足夠的知識、技能,或者還沒有成熟到以恰當的方式找到歸屬感和價值感。幫助孩子培養他們需要的這些能力,正是我們的責任。想要有效地達到這一目標,我們對待孩子的方式就必須建立在這樣的態度之上:“我知道你想要成功。我該怎么幫你?”當我們有了這樣的態度,孩子才更可能感受到無條件的愛。
孩子,感謝你!在所有讓我意識到我錯了的時刻。我愿以“和善而堅定”回報你,陪伴你,扶助你,愛你,一生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