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微店要開張了,幫我想想做什么策劃活動好?”
“我明天要上電臺錄廣告,幫我想句廣告語吧?”
“我在策劃一個個人品牌,幫我想個好點的名字吧。”
......
經常會有熟的或者不那么熟的朋友發來類似的請求。有時是你正在上班的工作時間,有時是下班的休閑時間;有時他們會采納你的意見,有時則石沉大海;有的人會說謝謝,有的人則理所當然地揚長而去......
當這種情況頻繁出現時,我會想,我們是不是習慣了免費“使用”朋友?我們在開口請求幫忙時,有沒有考慮到“被使用”對象的感受?給朋友幫忙這件事的價值到底應該怎樣衡量?
一、朋友被你“過度開采”了嗎?
小豬是個手工愛好者,平時喜歡做一些精美的手工藝品,她還出于興趣開了微店。由于雕琢每件作品都很花時間,小豬在微店上架的作品定價都不低,但還是吸引了不少買家。漸漸身邊也有很多朋友知道了她的這個特長。
有一天,苦惱的小豬忍不住找我吐槽“小兔說有個朋友從外地來,急著送個禮物,就催著我幫她做了一件,結果拿走后不提付錢的事不說,連句謝謝的客氣話都沒有。”
小豬問,我是不是太小氣了?
我說,當然不是,當你覺得不舒服的時候,說明你已經被“過度開采”了。當朋友的請求讓你為難時,說明這個請求已經跨越了兩人之間那條隱形的心理界限。這條界限雖然看不見摸不著說不出,但其實大家心里都清楚,彼此之間的關系如何,可以說怎樣的話,互相幫忙可以到怎樣的程度,怎樣是安全的,怎樣就越界了。
朋友可能不好意思對你說,咱兩的關系沒到這個份兒上,你不該對我開這個口。
其實能理所當然開這種口的,也不一定要幫了。
而開口的人,又有沒有這個自知之明?
二、真沒你以為的那么順便
我有一個朋友很會做菜,無論中餐西餐日餐甜點樣樣精通,能吃到她做的菜是種享受。有次閨蜜一起在她那里蹭飯時,她警告我們,不許發朋友圈!
這么美麗又美味的大餐不能曬,簡直太憋屈了!
她說,其實除了特別好的朋友,我現在特怕聽別人說“去你家吃個飯”。因為從定下吃飯這件事開始,就要考慮菜單、提前采購、有的食材如高湯等要算好時間提前熬制、要配好餐酒餐具、還要面臨突發的人數增減打亂計劃、最后要打掃戰場洗碗擦地......全套大保健坐下來,身心俱疲。
每個朋友都是寶藏,要珍惜他們的價值,不要濫用,不要低價值使用,更不要任意開采。這不是功利地物化我們的朋友,而是應該對朋友價值有正確地估量,并給予充分的尊重。無論是能搞定貸款、學位這樣的大事,還是只是會燒菜這樣的小事,都飽含價值。朋友每幫我們一個忙,并不是看上去的那么簡單,其實可能在你看來很容易的事情,都在消耗著TA的積累,TA的時間、TA的人脈、TA的精力......
“就是一個電話的事兒”
“你腦子里東西那么多,隨便想一個就行”
“不用特意費工夫,你就順手幫我弄一下”
“你做飯那么好吃,什么時候做給我們吃”
“你那么有錢,我就借這么點”
......
當你嘴里說出這些話的時候,也許說明你并沒有意識你朋友真正的價值所在,你覺得TA的價值也就是你隨口一說就可以享受到的。
事實上,你微信上10秒鐘語音求助的事情,我要花10分鐘去思考,可能要花10個小時去等待,甚至可能要耗費10年的人情積累。
而你卻只看到我同樣10秒鐘的回復結果。領的只是10秒鐘的人情。(甚至可能連這10秒的情都沒領。)
如果是這樣,我憑什么要幫你?我有這個時間和精力干點什么不行啊?
真沒那么多順便。
三、朋友是用來支持的,不是用來消費的
朋友開了餐廳,你的支持不是多幫忙宣傳捧場,而是帶人去吃吃喝喝然后要求打折甚至免單。
朋友開了微店,你的支持不是帶來訂單,而是要求朋友先送你十包八包免費品嘗。
朋友是知識大牛藝術大牛,你的支持不是花錢買他的書買票看他的展覽,而是讓朋友送本書送幅畫。
這就是你對朋友的支持方式?你看沒看到他前期創業資金資源的緊張?知不知道他為創作時付出的時間和精力?
捫心自問,我們有沒有打著幫朋友的旗號,占過朋友的便宜?
如果是真正的朋友,別扯那些沒用的,用真金白銀為朋友買單吧。
越是朋友的勞動,越應該尊重。
越是朋友,越不該免費。
如果上面提到的這些例子,朋友執意要送給你,也請你盡到做朋友的義務,主動幫忙做宣傳和鏈接資源。
如果朋友請你去家里吃飯,即使她說了很多次不需要帶東西來,也請你帶一束鮮花、一支紅酒,不要真的空著手去。宴席結束后,陪朋友一起收拾打掃也是必要的禮節。
如果我們求助過朋友后留下了一句“改天請你吃飯”,那么,檢討一下你的“改天”有沒有兌現?還是石沉大海?
四、平等的友情不費勁
其實更應該再多問一句,我們是否能為朋友提供對等或更高的價值?在智識、資源、心理支持上我們能否跟朋友平等對話?能否讓他們有所悟,有所得?
不要疑惑為何有的朋友跟你漸行漸遠,如果你不能跟他并肩走或走得更快,人家為何要停下腳步等你?
不要怪有些朋友“富貴忘本”,先想一想自己除了對朋友的消耗和索取,還給過對方什么?
老話說得好“救急不救窮”,朋友可以幫一次、兩次,但朋友沒有一直拉扯你長大的義務。
其實,我們從不會輕易“拋棄”那些對我們有價值的朋友。彼此間相互需要的友情也從來不用費盡心思去維持——一切的交流、交往、互助都在平等而自然地發生。
所以,不要張嘴就來,那么輕易地就開口請朋友幫忙。開口前,多想想朋友為什么要幫你;開口后,想想該以什么回報這樣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