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往的歲月,不著痕跡的悄然去遠。再回首,明滅在記憶中的,卻是大片大片的空白。這種虛空無著的飄懸之感,時常在氣定神閑的空檔,產生揮不去的焦慮,催長莫名的惶恐—我究竟做過些什么,我是否真的活過。
一個人亂作一團的時候,總愛陷入跟自己較勁的難以自拔之中。
說好聽點,叫思考人生。難聽的,叫自苛自虐。
生無常性,時而怯懦,習慣粘在舒適區,不愿醒。因此,生活始終缺失一樣極為珍貴的特質,體驗。
體驗是過程,然本能所驅,急于求果。體驗是融入,然本性所使,圜于外圍。
于是,淺陋的底子沒打上深刻,舊時的篇章沒涂上筆墨。
一如這夏天,稍感體熱,便念著要尋求涼爽的撫慰。倘若汗流浹背,更是心浮氣躁,由里及外撩動起層層不安,把一切置于不管不顧的狀態,非空調相伴不能心寬。
一如那冬天,微察寒意,便惦著去投向溫暖的懷抱。倘若冰天雪地,更是心涼氣短,從頭到腳衍生出重重不勤,把一切置于不聞不問的境況,非暖氣同室不能釋懷。
這并非嬌氣,嬌氣源于不能忍受。此而可忍,但忍是得過且過,將就湊合。而體驗,試探的是享受,身心投入,心無旁騖。
靜靜的相逢生活的難料。不妄喜,不盲悲。安排什么就接受什么,遭遇什么就感受什么。
任汗液沿著臂彎順勢而下,肌膚過處,每一淌既圓滑又柔癢,既粘連還掙脫。刻不容緩的執著而下,一路結伴,一路收獲,一路壯大,從綠豆滾成黃豆,匯聚終極的力量完成最后的墜歿。短暫的印跡彪炳長久的辛勞,轉瞬的滑落煊赫恒遠的力作。
而不是,怨聲回蕩心腸,干涸的渴盼清爽拂來,一味暢望于事后空調屋里的幽涼恣意,眼下馬馬虎虎應付手頭事,勉勉強強捱著,度著。
汗水并不一定意味著辛勤,卻可以淋漓著微妙的成就感,冉冉繚繞心頭,淡薄廖廖疲憊,慰籍絲絲動力。這種時候,反而能成就體驗—前不追趕,后不奔逃,做最自然的自己,做最自然的事情。那么,掛在唇邊的汗,流向舌尖,才少了咸澀,多了甘飴。
至于冬日,天未冰,地未凍,綣在衣領下的溫暖,阻隔了風吟,攔擋了氣爽,抹殺掉成片的精神氣質,整個人更凸顯殘次缺損,怏怏無力。體驗不應是這縮手縮腳般的畏寒,雖不見得不懼,乃是生于自然的從容,源自由衷的自若。抖擻衣領,直挺脖頸和身軀,飲盡了風雪皎潔,暖一身塵埃是非,且把笑意留嘴角眉間。
心底無私天地寬,也許就是這種感覺吧。
尤記得那一年的綠皮火車,駛出上個世紀,來到我面前,初見時整個下巴都要摔碎了。長大懂得干凈舒適后,還頭回踏上存在孩童時的古董舊物,聞著酸腐,心情格外曲折。
披星戴月夜臥綠皮,熱浪炎炎,尚且青春的神經不得安寧。于鋪上輾轉,比風扇搖擺都快,分不清到底是誰燥熱了誰。
那一夜,沉浸在轟鳴和汗水中,迷失在若隱若現的淺夢里。
不安不寧,不得始終。稚拙的情緒烘烤年輕的心,錯失了本該屬于回憶深處的體驗,空留一腔怨念。時光不再來,綠皮不再有,不體驗留遺憾,似乎已構成我人生的因果邏輯。
一念之差,只道當時是尋常,回望當時已枉然,天差地別。
如此看來,經歷過,沒留下回憶比沒經歷更令人失落。打造回憶的,不是紀念品,不是照片集,是留在體驗里的,彼時彼刻最自然的狀態。否則,再多過往,就像放了汽的可樂,甜得沒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