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在城里讀書的時候,是在初中,我媽找了個親戚,用了四只臘豬腿的代價把我送進了城里讀書。
?那一年,我剛剛在鄉里的中心小學讀完六年級,如果不出意外,我將和村里的其他同學一樣,繼續在這座山里的中學完成我的九年義務教育,然后出去打工,可能那時候還小,或許又是害怕使然,我無法理解母親的做法,山里的就是山里的,為什么要跑到城里去讀書呢?不僅有高昂的借讀費,還有一系列的其他費用,最令我不安的是,我怕我無法融入到那些光鮮耀眼的城市人群體里去,至少,不會像他們一樣,下課就去玩彈珠,和泥巴這些看起來就很low的游戲。
?所以當父親那天帶著我穿過呆了12年的小鄉村的時候,我突然有種不明所以的悲傷以及對未知的恐懼,那時候我不知道這種未知是什么,我也無法向父母去傾訴,他們哪怕知道也不會告訴我,更何況文化水平只有小學的他們又哪里會知道這些心理上的問題。他們所堅定的是只有得到更好的教育的我才不會重蹈他們覆轍——面朝黃土背朝天。
?后來到了城里后,開始接受更好的教學條件以后,我開始明白這種未知代表的是自卑——這是我在初一上學期的思想品德書上看到的。
?我所讀的中學是一所完全中學,即初高中一體,比起鄉里的初中,高了不知幾個檔次,但是在這所城市里,卻又是墊底的。其實我知道,能把我塞到這所學校,已經是他們最大的努力了。大概是不放心我一個人,父母開始陪我一起融入這個城市,成了所謂的農民工,而我和他們住在租來的一間房子里,這一塊都是居民自建房,因而幾乎每家每戶都會把多余的房間租給我們這種陪讀或者來城市打工的人。基本上一間房,倆張床,一張桌子,就是一個家的全部。
?大概跟所有的農民工子弟一樣,剛進新環境都是陌生伴隨著害怕的,就像一只井底的青蛙,突然跳出來了,等待你的確實深深的不適和難受,那種感覺能夠穿過你的皮肉進入到你的骨子里,我記得我上第一節體育課的時候,老師讓我們排兩隊面對面做廣播體操,站在我對面的是一個女孩,她全程盯著我的是我的鞋,其實我很納悶,為什么要如此關注我的鞋呢,沒破也沒什么啊,等到做完,我已經是如坐針氈,快速地逃離到別的地方去了。后來大概混的熟了,對這個事情一直耿耿于懷的我(不然也不會到現在還記得)問了她這個問題,她說沒見過別人穿這種鞋,在軍事雜志上見過,所以很好奇。
原來是這樣,可是這是我們村里的孩子們都穿的鞋,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流行款,為了能穿的干凈點,我特地來的時候讓母親在鎮上買的。聽他說完后,我每天也曾偷偷觀察過其他的同學穿的鞋子,的確沒有穿我這種鞋子的學生,可能我們眼中的流行款和他們不一樣,它就叫解放鞋,一種在我們那里很受歡迎的鞋子,即使每次趕集,給孩子買的也大多是這種。
?可能窮的孩子都會懂事一點,我也告訴自己別在這種事情上跟人攀比,說到底也無法比較,你說你要跟世界首富比誰有錢,你能比嗎?只會徒增煩惱,更別說我媽為了省錢,在服裝廠上班穿的都是涼拖鞋,即使是夏天。
?在享受上不跟人比,我也只有在學習上努力了,那時我最怕的是英語,因為我們小學根本就不學英語,而他們是打小就上的,好在我的英語老師比較善良,上課的時候是從最基本的講起,讓我不至于無從下手,但即使如此,每次聽到她講各種語法時我聽的也是很吃力,根本不懂,當然,他每次提問題,我也很怕他叫我回答。到了初二的時候,我英語短板就開始顯露出來,母親也沒辦法,每次看成績單時也只能說讓我努力下,她也明白我的苦處。那時,請家教是不可能的,根本沒錢,后來我干脆把英語書上的課文背了個遍,單詞也背的滾瓜爛熟,每天都背英語,就這樣,中考時我的英語才沒拖后腿。
?那年我考了648分,2008年,奧運會,汶川地震那年。
?可是這分數離上市一中還差幾十分,接下來便是一家私立高中了以及我所在的中學,【本市一共四家中學】但私立太貴,我沒去,便繼續在這所學校讀了高中。可能那時候還沒有認識到學習環境是有多么的重要,以至于當初所做決定讓我后悔莫及。
?大多數好生源都被前面兩所學校占去了,尤其是一中,幾乎攘括了整個市的優秀學生,同時也掌握著整個市最好的資源,接下來便是那所私立高中。等到我這一屆的時候,我們學校600分以上的也不過20來個,可能年輕的緣故,我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那個時候想到能省點錢就已經很滿足了。
?大多人都說學不學關鍵還是在自己,其實這句話本沒錯,但是環境還是很重要的,它對你以后能否考上好的大學能占到百分之50,你可以想想,在整個學校都是不愛學習的學生的情況下,你有怎能做到獨善其身,即使是我所在的所謂的重點班,那種學習環境,師資也無法和那種省重點中學比。漸漸的,高二的時候,我們班那些成績頂尖的那幾個都轉學了,前五就剩我一個,毫無疑問,我成了班級第一,似乎有點慶幸,可在這個每年上本不到20的學校來說,即使第一又能怎樣。
?高考的時候,我的分數線離二本還差幾分,不出意外,只能讀三本,每年一萬多的學費卻又讓我望而卻步,何況又是個三流大學。
想了好幾天,我媽說那就不讀了吧,我同意了。
?如今,我在做木工,也算小有成就,好在讀書的欲望不曾退卻,也還堅持每天看書,或許這輩子我可能沒什么大出息了,但至少不能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