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女兒放假回國,想著帶她去哪走走,幾經篩選,最終定了斯里蘭卡,雖然老公的朋友在斯里蘭卡,因為怕麻煩他,我們還是選了跟團,小小的10人精品團。
第一天9月14號:落地斯里蘭卡的時候已經是中國時間凌晨1點半,斯里蘭卡時間夜里11點半,飛遠距離國家旅行的缺點就是可能常常需要花費整整兩天甚至更多的時間在往返的路上。南京經停香港再到斯里蘭卡的尼甘布,經過兩段長途飛行一秒鐘沒睡的我和點點居然不累,在飛機上各人看了一會書一會電影,下了飛機我們依然神采奕奕談笑風生。
下了飛機過海關很快,通關處一座諾大的佛像,起碼幾十米高,讓人一看就明白這個國家大多數人的信仰肯定是佛教(后來才知道斯里蘭卡人很多信奉印度教),有宗教信仰的民族總是有希望的,信仰宗教總比信仰金錢信仰權利活的踏實。海關人員很友好,機場隨處可見的指示牌都有三種語言,官方語言僧伽羅語,然后就是泰米爾語和英語。公共場合英語基本通用,現在有了點點的語言優勢,在英語國家跟她一起出行總感覺氣定神閑趾高氣昂了很多,我們這個小團隊除了領隊就是點點的英文最熟練,每次看到點點在幫忙交流溝通,我表面風平浪靜沉默不語,內心卻洶涌澎湃得意自豪。而且我也漸漸從那個牽著她手的人華麗麗的轉身變成被她牽著手的人,18歲的點點,讓我一邊感傷歲月無情我老了,一邊欣慰孺子可教她大了。
領隊說第一天入住的酒店可能會比較委屈我們,我當時就想會不會連熱水澡都沒得洗,長途飛行如果連熱水澡都沒得洗就睡覺該多么的痛不欲生啊。到了酒店因為太困所有人都沒有心情去看看周邊環境而是直奔自己房間,幸好幸好,熱水有的,燒水壺有的,礦泉水有的,空調有的,滿足了……
第二天早餐才發現原來酒店環境還是不錯呢,不但綠樹環繞,還有游泳池呢,呵呵,也許期望值低的人更容易滿足和幸福吧,比如我……
第二天9月15日:因為尼甘布距離我們今天的兩個景點獅子巖和米內日亞國家公園要開車5個多小時,所以早晨8點半就出發了。一路急行軍,直奔目的地。5個多小時里我們路過的基本都是農村,我們也從兩邊的車窗看到了斯里蘭卡大部分農村的境況,公路只有目前國內的鄉村公路那樣的寬度,幾個小時換了幾條公路,甚至連一個道路指示牌一個紅綠燈都沒有,很多路中間沒有單黃線雙黃線,更別提什么隔離帶安全島了,導游介紹,整個斯里蘭卡只有兩條高速公路,還是中國援建的。
路兩旁的房子無論是看似鄉鎮的地方還是純農村,很少見到樓房,如果有也是比較破舊簡陋,可是兩邊的綠化極好,郁郁蔥蔥全是各種熱帶植物,一眼望不到盡頭,偶爾可見結著果實的椰子樹香蕉樹,點點說,媽媽,這些植物如果要是被迪拜的人看到該多么羨慕啊,哈哈,當然,在迪拜,每顆植物一年的培育經費好幾百美金,不是豪門是不可能前庭后院綠樹成蔭的。
斯里蘭卡是一個農業大國,盛產大米、香料和茶葉,水稻一年三季,未來幾天我們會接觸到香料和茶葉,所以暫且不提。
中午吃飯的餐廳乍一看以為是商場,從進門到餐廳大約百米,依次穿過寶石區,工藝品區,服飾區,食品區,最后到達自助式餐廳,各類斯里蘭卡式米飯菜一字排開,品種不少顏色卻已咖喱色為主,我毫無食欲,因為實在吃不習慣,還好我的零食干糧備的足,吃與不吃都無礙,但還是象征性的嘗了嘗……
飯后的第一個景點便是米內日亞國家公園,我們十個人分做兩輛越野吉普,然后便開始進園區,園區路面相當崎嶇,顛簸程度堪比沙漠沖沙,顛簸到我懷疑五臟六腑都會暫時移位,還好我們五個人都不暈車。不過我不明白路面如此顛簸是園區覺得這樣比較刺激和原生態,還是因為資金不足,畢竟斯里蘭卡的旅游業才剛剛起步,我猜大多數是后者。也所以斯里蘭卡人對龐大的中國游客群體相當歡迎和友好。
園區里一會看到幾只猴子一會看到一群孔雀,都肆無忌憚的該吃吃該喝喝該溜達溜達,毫不理會我們的到來,想來它們都是見過風雨見過世面的,大驚小怪的反倒是我們這群人類,一會誰大喊一聲那里有群野牛一會誰尖叫一聲說一對什么鳥,吉普車是敞篷的,風舒適的吹在臉上,我忽然希望就這樣坐在敞篷車里一直一直開下去,什么都不用想,也可以什么都不用看,瞇著眼享受這大自然的撫慰,顛簸也好灰塵也罷,比起心靈的放空算得了什么?
這個國家公園我感覺好大???可是居然是小小的斯里蘭卡9個國家公園里面最小的國家公園??梢婋m然斯里蘭卡的經濟不發達,可是他們對于環境保護是在意的,他們大約不會愿意用一個國家公園去換N個億的GDP什么的吧?如果換了其他國家呢?會嗎?我不知道。吉普車將近開了一個多小時,后來才知道該公園近百平方公里,途中還經過一片濕地,濕地中央的湖如大海般廣闊,無邊無際,司機師傅遇到一大片鷺鷥的時候停一會,遇到一大片淺灘的時候也停一會,讓我們舒展舒展筋骨,做做深呼吸,讓眼睛360度環視盡情的飽覽綠色,最精彩的莫過于途中遇到的成群成群的大象,我們同車的阿姨數了數說有60多只,60多只大象也算壯觀吧,他們在湖邊悠閑的散步喝水,懵懂的望著我們這群打擾這片寧靜大地的不速之客。
今天的第二個景點獅子巖是我最期待的景點之一,期待源于獅子巖的傳說(某個朝代王子殺父奪權登上王位),車子在距離獅子巖還有兩三里路的地方停了下來,一下車,遠遠望向那塊碩大無比略顯滄桑的巨石的時候,我便覺得此行不虛了。
獅子巖石長400多米,高200多米,我真的很想知道作為一塊石頭怎么可以長的那么大那么壯觀,這讓那些小如拳頭甚至葡萄的石頭情何以堪?。咳吮热藲馑廊?,石比石又何嘗不是?聽說獅子巖最早真的是很像一頭臥獅的,可惜經年累月的早已面目全非,頭尾已不復存在,只剩下一只爪子和整個身體還倔強的匍匐在這片土地上,倔強的跟著斯里蘭卡一起經歷著從戰亂到和平。
獅子巖遠看很像澳洲的艾爾斯巖,可是艾爾斯巖只是一個石頭而已,沒有過去沒有未來,而獅子巖勝在有過生命有過輝煌,它曾經風光無限風靡一時甚至風情萬種。你來與不來他都透著誘惑,你走與不走他都淡定自若。
獅子巖中部的崖壁上還曾經有550多幅侍女圖,這550多幅侍女圖皆是被殺掉的國王的后妃,后國王軾父奪位在此建立王宮后便命人在崖壁上刻下他父親的550個后妃的人像,他大約是希望父親的魂魄看到這些可以原諒他一點點吧,可惜這550多幅侍女圖經過兩千多年的風化只剩下保存完好的22幅,而且很遺憾,不讓拍照。
游客如果想到獅子巖頂部一覽獅子巖周邊美景,遙想一下當年的盛世繁華,必須要徒步攀爬1200多級臺階,沒有索道沒有纜車沒有捷徑,而且這1200多級臺階真的很陡很陡,一部分是古道一部分是后人所筑的鐵棧道,很有挑戰性,我問點點你可以嗎?點點說既然來了怎么可以放棄,吾女又一次甚合吾意。
爬到巖石中部,便是22幅侍女圖所在,我在那里停留了一會,認真的看了每一幅侍女圖,侍女的神情動作均栩栩如生,顏色豐富多彩,比起我們的陜西博物院唐朝壁畫館里面的侍女圖飛天圖豪不遜色。
我和點點幾乎一鼓作氣爬到頂,果然風景頂上獨好,獅子巖周圍全是森林,這時夕陽西下——紅磚青石歷史,棧道壁畫遺址,古道西風巨獅,夕陽西下,異鄉人在天涯——面對夕陽,地上坐了一排的異鄉人在看它緩緩西落,我第一次自己拍得如此美麗的夕陽,竟有些得意,駐足良久才明白我不是來山頂看夕陽的。
頂上的王宮只剩斷垣殘壁,一磚一石都默默了幾千年,承受了幾千年,它們無怨無悔,它們也已經斑斑駁駁,它們還終將風化逝去,我忽然很感謝上蒼待我如此不薄,在我有生之年獅子巖還沒有風化殆盡,我還能一睹他的容顏……
整個王宮唯有國王的寶座還完好無損,寶座很寬,大約國王曾經跟他的王后一起坐在那里看他們的江山如此多嬌,想著可以千秋萬代,可惜王朝更迭權力交替從來都是那么驚險殘酷,縱觀國內外歷史,哪一個王朝可以屹立不倒,又有哪一任君王可以長生不老呢。
9月16號第三天:又是到早晨才發現昨晚入住的酒店全貌,原來,我們住的酒店周圍被樹林環繞,極目遠眺,樹林周圍又被無邊的農田環繞,酒店以一幢幢的別墅為主體,我和點點住的是其中一幢別墅的二樓,房間外一個很大的露臺,露臺正對著游泳池,整個酒店的氛圍雖然沒有城市內的豪華酒店看起來高富帥白富美,可是小家碧玉也有小家碧玉的味道。
早餐罷,我們乘車前往斯里蘭卡的香料植物園,話說斯里蘭卡的植被真的奢侈啊,植物園國家公園比比皆是。在植物園,跟著當地的中文女講解認識了胡椒,檀香,黃姜以及斯里蘭卡的國寶五層龍樹,聽說用這種樹木做成的杯子喝水對身體健康有利,我們的中國領隊說他去年來的時候買了兩個帶回去賣,1000多一個,回去賣了10000多,因為中國就是這個價,還買不到,他說的我真不知道真假,但是他肯定不是托,因為植物園壓根就沒有賣,我們也壓根就買不著。
從植物園出來就乘車前往康提古城了,在山中的康提古城始建于14世紀,該古城在斯里蘭卡的歷史上有著濃墨重彩的一筆,該城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斯里蘭卡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中心,它分別經歷了葡萄牙荷蘭和英國殖民,所以整個城市建筑分別帶有三個國家的特色。直到1948年斯里蘭卡成立社會主義共和國建都科倫坡以后,康提古城才退居幕后,但是也沒有被遺忘,雖然不再是政治經濟中心,卻仍然是宗教中心。
康提最著名的景點是佛牙寺,佛牙寺之所以叫佛牙寺,是因為早在沒有康提城時候的公元4世紀,釋迦摩尼的一顆佛牙舍利就被迎入寺中,于是得名佛牙寺,該舍利也是佛牙寺的鎮寺之寶??上н@顆佛牙舍利一年只出現在公眾面前一次,平常都收藏于寺中一尊28層的小佛塔中,28層佛塔28把鑰匙,分別由28個人保管,這28個人包括寺中高僧,佛牙寺董事會主席成員,以及當地有名望的人。在佛牙寺每年一次的朝拜會中,28個人同時到場開啟,讓舍利再見天日。我們沒有那么走運,剛好能撞上一年一次的例會。佛牙寺一進門的屋子里一幅幅精美的插畫,每一幅畫都有一個故事,我拍了其中的三幅,釋迦摩尼的誕生,得道,圓寂。
里面還有一個小小的藏經閣,一排排的木櫥里面塞滿了經書。
佛牙寺與康提古王宮緊挨著,參觀完佛牙寺就到隔壁的古王宮參觀,古王宮基本沒有遭到破壞,但是作用已經轉移,現在已經變身為康提博物館。
博物館又細分為好多小館,看文字我只認得中國館日本館韓國館,看國旗還有美國館澳洲館等,因為沒有中文講解,我們也只能在中國館逗留逗留。佛牙寺和古王宮全部轉了一圈后,時間還非常充裕,于是一行十人就坐在曾經用作國王接見大臣商議國事的大廳地下,一字排開閑聊的閑聊,發呆的發呆,這個大廳是我最喜歡佛牙寺的一個地方,大廳長約2、30米,寬10米左右,所有橫梁豎柱均為木質,隼卯結構,雕梁畫棟,時光早已變變變,而這一根根木頭除了顏色發黑證明著它們的年齡,其他基本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