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不知不覺,而我卻后知后覺,還沒好好感受年輕,中年危機卻已提前殺到。
明明還喜歡自稱寶寶,也開始自嘲自己是老阿姨了。的確,聯合國都認定:1992年出生的人已經可以被稱為中年人了。面對突如其來的中年危機,有些許無所適從,總覺得自己還未長大。
2017年,短暫而又多事的一年,靜下來寫總結的時候,突然找不到合適的詞去描述。一直覺得寫總結挺難,需要足夠好的文字功底才不容易寫成流水賬吧。但是還是動筆了,想記錄下這已經過去的一年,好壞都是自己最真實的狀態。
01 奮斗
有夢想就了不起
有人說:“別跟我談理想,我的理想就是不上班”,也有人說:“理想,誰提誰瑪麗蘇”,在這個理想主義不再盛行的年代,我們幾乎都開始避諱談理想了。但是我還是想說理想,人若沒有理想和咸魚又有什么區別。
我們大部分人都過著兩點一線的普通生活,上班下班,即使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也不敢辭職,每天都在為著生計奔波著。一直很羨慕那些將興趣變成工作的人,也花了很久時間去想自己到底喜歡什么,從誤打誤撞進入中文系開始,就開始迷茫,即使到畢業也不清楚未來的方向,自己能做什么,能做好什么。
今年九月,在思考了很久的職業規劃以后,決定了跳槽。開始做文案工作以后,常常會覺得腦子不夠用,文思枯竭的感覺。開始堅持看書,拓寬思路。換了工作,或許是受環境影響,開始對平面設計感興趣,然后自學PS,現在只會一點基礎的,PS的世界水還是很深的,反正就是多看多練吧,我家主唱大人生日那天,P了一張我倆的合照,哈哈,真的愛上PS了,希望未來會成為一個會平面設計的文案。
02?旅行
遇見未知的自己
海邊真的是藏著許多人的夢想,八月,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將目的地定在了青島。有時候沒有太多計劃,反而能遇見更多驚喜與未知。
去陌生的城市,走過陌生的人群,看陌生的風景,很多煩惱會短暫消失,很多事情會暫時放下。
慢節奏的城市脈搏是青島帶給我最初的印象。漫步在青島,滿目都是高低起伏的路,忽上忽下的坡道,如迷宮一樣,一個上坡或下坡就能遇見全新的風景,就像人生的起伏轉折般。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是吃海鮮、喝啤酒的人,據說青島人的“幸福三寶”是喝啤酒、吃蛤蜊、洗海澡,瞬間覺得海邊的人活的真愜意。
所謂海納百川,面朝大海,人的心胸都會變得寬廣,會覺得自我很渺小,世界很大。海浪拍打著沙灘,海鷗在海面飛翔,紅色的礁石與碧海交相輝映,仿佛行走在畫中一般。在海邊吹風、聽濤、看海、發呆,時光變得格外漫長,忘卻了很多煩惱。
我遇見的青島,是微濕的海風,清澈的海水,德國風情的建筑,熱火朝天的海鮮排檔,醇正的啤酒,文藝的小店……
離開的時候才想再見,短暫的幾天旅行,探索一座城市的美,遇見未知的風景與自己。
想去的地方還有很多,2017只完成了一個,明年想去彩云之南看看。
03?責任
成年人的世界里沒有容易兩個字
似乎每一年總會有些小意外發生,我想這就是人生吧,有起也有落。九月,媽媽突然生病住院,才驚覺父母老了,一直以來忽略他們太多,也第一次深刻感受到責任兩個字的重量,人好像都是一夜之間長大的。當你站在那個位置的時候,自然就明白了自己該做什么。
平時最討厭做飯的我,開始學著做飯,給媽媽煲湯喝,才知道原來自己手藝也不差,一直都只是懶而已。車技不太好的我,穿梭在上海、嘉善、平湖三個城市間,回到家的時候幾乎倒頭就能睡著。而看著媽媽一天天恢復身體,比任何時候都開心。
以前總希望自己能永遠做個孩子,不用承擔太多責任,父母就是我們的避風塘。而現在我只希望自己能盡快成為家里獨當一面的大人,成功的速度似乎永遠趕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我想我愿意快點長大的唯一理由就是替父母分擔重任,我希望他們快樂。
04 活著
身體和靈魂都要在路上
今年又看了一遍《活著》,第一次看還是大學的時候,經歷的多了,閱歷不同了,再讀會有新的感悟,也看懂了以前看的時候沒看懂的點。
“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學會接納命運,活著是一個尋找的過程,是一條探索的道路,我們不能改變存在,卻能改變存在的形式。
2017只剩不到一個月了,中年危機不可怕,可怕的是心態老了,有危機感才有動力,不要讓年紀帶來挫敗感。跨入“中年人”的世界也沒關系,只要心還年輕,就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相信現在就是最好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