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計劃過培養每天閱讀的習慣,后來因為幾乎每周末出差場景、節奏變換頻繁,導致這一習慣培養反復失敗。也有過培養早起和健身的習慣,可是最后都因為一些偶發因素,比如熬夜加班或者情緒問題導致習慣培養失敗,于是對計劃失去了信心,對自己的意志力產生懷疑,甚至陷入自我否定、自我逃避。
如何正確理解“失敗”
每個人都喜歡成就感。心理學中有一個心流模型,在你沒有做有挑戰的事情時會覺得無聊,挑戰太大時會覺得焦慮,挑戰正好合適時你會去攻堅克難,獲得慢慢的成就感。
但凡你要擁有成就感,必然要經歷一些挑戰,這些挑戰必然會帶來一些挫敗感。沒有挫敗的成功就不會有成就感。只有挫敗感才會帶來成就感。
習慣養成是一種關注能力提升的訓練方式。
不要把習慣養成過程中的失敗當成你個人的失敗,中斷不等于失敗,因為一次的失敗徹底放棄了才是真正的失敗。
“失敗”究竟是什么?
習慣養成是一種刻意訓練,失敗比成功更重要,請把失敗改成未達標。失敗是一種提醒、反饋、改進的契機。我們可以從一次又一次的未達標找到問題的所在。要好好把握每次失敗給你的經驗。
如何從失敗中獲得習慣養成的力量
你的過往到底是包袱還是財富是由你自己決定的。同樣的沒有達標,有的人可以從中找到要改變的部分,有的人會深陷在情緒糾結之中,不斷地內耗,把所有的能量都投入進去。你要決定自己要成為什么樣的人,你要為自己的成長承擔責任。從每一次未達標中獲得力量和經驗。
經驗萃取五步法(話術版)
覺察失敗:今天的訓練達標了嗎?
標準差距:這次訓練和標準之間有什么差距?
問題發掘:是什么因素/問題造成了這個差距?
解決方案:用什么樣的方法可以彌補差距,并防止這個問題再次發生?
經驗整理:我可以從這次問題及解決方案的思考中獲得哪些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