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1) 原點
正當是深圳仲夏,即使現在時間為早晨六點半,半個多城市的人們還在睡夢中,也不阻礙這個亞熱帶地區的陽光開始熾熱,把清晨的水霧和涼氣蒸發殆盡。
陽光明媚火熱,大道旁樹木蔥蔥郁郁,高聳的假椰樹,綠油油的棕櫚樹,灌木叢密密麻麻間或平坦草地的樹從中。莫茶茶緩緩開著車駛向前方,難得留意平時一閃而過的景色。如果不是兩邊高樓群起,路燈整整齊齊隨之一線延伸引領,莫茶茶會開始遐想自己是正在開車去哪個海島的海邊。沒錯,這里是海濱城市,然而,莫茶茶住在羅湖,家里離背后鹽田的海邊很遠,現在要開車到福田中心區的辦公樓,也到不了盡頭西部的蛇口碼頭。
回過神來,莫茶茶加快了行速,她實在是無法再習慣這種慢悠悠的速度,換辦公室一定也有好多事要做。
–‐‐——–‐‐——
風風火火從停車場坐電梯到17樓招商部,才突然想起應該按16樓,只得再按下電梯往下。莫茶茶覺得這個場面似曾相識,四年前她剛開始由16樓編輯部轉到17樓工作的時間也是時不時這樣子。而現在,好像又反復回到了起點?
離上班時間還有很久,外面行政和綜合部冷冷清清一個上班的職員都沒有,各個分部的辦公室也大門緊閉。
“阿姨,早啊”莫茶茶跟清潔的阿姨打了聲招呼
“早……”16樓的阿姨楞了下回答,莫茶茶是這里的生面孔,但她也大概知道莫茶茶是這里客戶部的老員工。
–‐‐——–‐‐——
莫茶茶穿過玻璃落地窗的走廊來到盡頭的觀點事業部。
七年前,野心勃勃跳槽加入這個公司,從這里開始。
四年前,抱著箱子搬到樓上發行部從零開始。
上周五,跟著余總來過這里打過招呼。紀姐Sandy歡歡喜喜歡迎莫茶茶,握著她的手說起從前從前怎樣,以后就又可以一起工作了。主編Monica依然是一貫淡定自若的親切風格,微笑著讓同事們過來跟新總編也是前總編打招呼,四年人事變動,有熟悉的人也有新人。大家客客氣氣地打過招呼后,余總就帶著莫茶茶到Monica房里聊了下正式接手回工作的安排,出來的時候Sandy急匆匆地把事業部的門禁卡塞到了莫茶茶手中。
莫茶茶拿著門禁卡停頓了一下,想著自己算是“新人”第一天報道,與其在每個人進門時都來個第一次見面的寒暄和詢問,她還是選擇最后隆重出場一次性解決。
–‐‐——–‐‐——
Pearl White China是美國Pearl White在中國負責亞洲事務的分部,剛開始設立一直設立在香港,直到八年前開始陸陸續續搬到深圳,現在其在深圳擔當的事務已經超過香港部分,只是仍無法承擔香港剩余部分的職責。Pearl White在美國雖然不是主流大眾媒體,但其創始人陳金山是第一代移民華裔,他在家族集團事業上的發展和與美國上流社會的融合也使得Pearl White成為在美華人媒體中首屈一指的行業領袖。
十年前Pearl White上市實行經理人管理模式,正式退出陳金山家族管理模式,陳金山的女兒、女婿還有孫輩們仍擔任著集團要職。傳聞中接班人爭斗激烈,但現在各占半壁江山優勢的陳金山小女兒陳君如和長女陳家麗之女于明昕都屬手段高明的杰出管理人,Pearl White反而在這種現狀下完成了它第一輪從傳統媒體向全新媒體的轉型,堪稱傳統媒體再繼續發展的標桿,股東和董事會也因此才沒有對陳金山家族成員繼續擔任管理要職發難。
七年前,莫茶茶跳槽這家外資傳媒企業,雖然同是傳媒企業,但因為是外企,對英語能力要求不低。所幸莫茶茶高中前一直是深港兩地走的“跨境學童”,純正流利的口語反而使得這個要求更添優勢。專業能力外加語言能力,于是莫茶茶就順理成章地進入Pearl White China成為觀點事業部的編輯。
在這里大家都有個英文名,在這里大家都叫莫茶茶Araya,Araya是莫茶茶第一天上幼兒園的時候莫媽媽心血來潮用當時沉迷的女明星名字給取得。剛開始幾天莫媽媽總是突然興奮地叫莫茶茶Araya,覺得自己的女兒越長越好看了,總有一天也要長到跟女明星那樣。過了段時間莫媽媽自然而然就忘了重新叫回茶茶,莫茶茶被放下這個重大的希冀,松了口氣。
跟總部同事全英文溝通,業務上英文文件一大摞,為了方便表達,時不時跟同事自然不尬地說英語插入式的中文,這樣下來莫茶茶不僅說廣東話,就連下班時間說普通話自然變成那樣。
莫茶茶從小生活在這個語言混雜的環境,也覺得沒什么,但有時一些一直正正經經說著普通話的朋友總會覺得不自在,讓她不要改掉這個“壞習慣”,甚至有人直接開始給她說這種說話方式純粹是哪些英語不好的和愛顯擺的人用的,作為善意的提醒,讓她最好不要這樣。
莫茶茶第一次聽見這種說法時十分不解,難道語言的第一存在不就是作為工具使用的嗎?既然這種表達方式在實際事務中發揮了最大的溝通效率,那應該就是有存在價值的。所以一番思慮后莫茶茶還是覺得沒必要迎合一部分大眾的“自然”,而不僅要違背自己的語言使用習慣,甚至是實際用途,自己感到不自然。
Pearl White旗下傳媒文章風格穩重,有深度,總部把分部受眾群體設定為亞洲中上層收入人士和各界知識分子,文字語言不同,但翻譯過來的文章和亞洲分部特刊依然延續這種文字設定。莫茶茶文筆很符合要求,加上莫茶茶那段時間開始像變了一個人一樣開始瘋狂工作,因此,只用了3年時間,莫茶茶就靠近到了總編的位置。
總編做了一段時間,覺得自己很難接替張英婕的位置,為了應付那段時間巨大的開銷,莫茶茶選擇了可以有提成收入的招商部。當時大家都覺得她是因為無法安逸坐在穩定的位置上,要去風里來雨里去的銷售崗上找刺激,結果會怎樣呢?可能會碰壁,可能一帆風順?
而事實上不到一年時間莫茶茶也的確是開始在發行部站穩了腳跟,后來還開始負責廣告和大客戶的事務,多次刷新了公司的業務額記錄。
可現在問題是:她又回來了。從做得好好的業務部門回到了4年前的主編位子,這應該算是降職。有同事說是余生終于受不了她尖銳的行事作風了,也有人說不要想太多,只是她年紀也不小了,錢撈夠了也累了,想安定下來主動請求的。
–‐‐——–‐‐——
把周末準備的資料又過了遍,估摸著大概時間,莫茶茶就從樓下咖啡廳上去了。
時間并不緊迫,但莫茶茶已然不習慣慢慢走路,換下了客戶部時的四寸高跟鞋,這雙短坡跟鞋依然掩不住她快步走路形成的氣場。莫茶茶是無法安定下來,她在門前昂首挺胸,推開了觀點事業部的大門。
“大家早啊!”
聽見爽朗大方的招呼,從辦公桌抬起頭來還可以看見莫茶茶拉扯著臉頰的微笑,解開放下包包。不同于Monica那自然親切的笑容,這微笑帶著冷淡,推拉著禮貌與熟稔之間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