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外話:管理團隊開始靠機制,長期靠文化。
一、親其師信其道,關系重于教育
1.解析
沒有關系就沒有教育,教育學就是關系學。
2.五行說
妻子(土)→丈夫(金)→兒女(木)→妻子(土),循環相克,環環相扣。
3.家庭內部關系分類
①夫妻關系,最重要。
②親子關系
③子親關系
④兄弟姐妹關系
4.夫妻關系典故
①上和下睦,夫唱夫隨
②家有賢妻,吏不遭禍
③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移
④生為同家親,死為同穴塵
⑤百世修得同船渡,千年修來共枕眠
⑥父母恩深終有別,夫妻重義也分離,人生似鳥同林宿,大限來時各自飛。
5.夫妻相處的風險點
①猜疑
②錢財
③距離
6.夫妻相處的粘合劑
①不要講道理,有效重于道理
②清.官難斷家務事,床頭打架床尾和
7.投射效應
①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推己及人
②寬以待人,嚴以律己
8.小游戲
拇指代父母,食指代兄弟姐妹,無名指代夫妻,小指代子女。如果把兩手的手指相對接,中指彎曲。你會發觀,別的手指都能拿開,只有無名指拿不開。這個游戲,說明了夫妻關系的重要。
9.感悟
①有時,我和妻子鬧矛盾,家庭氣氛緊張,孩子小心翼翼,也跟著遭殃,說明夫妻關系的重要性。
②以前,我和孩子關系差,我的話孩子當耳旁風,教育無效;現在,我和孩子關系好,我的話孩子愿聽,教育才有用。
二、上所施下所效,身教重于言傳
1.解析
①教者,上所施下所效也;育者,養子使作善也。前一句指過程,后一句指結果。
②養不教,父之過
③其身正,不令而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④無善無惡心之體(世界觀),有善有惡意之動(人生觀),知善知惡是良知(價值觀),為善去惡是格物(方法論)。
2.三綱的另類解讀
如果把綱解讀為“榜樣”的意思,三綱就是正確的。
3.問題:為什么你家的孩子與別人家的不一樣?
①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
②煙臺蘋果萊陽梨,不如濰坊蘿卜皮
③家庭也是孩子成長的土壤,遺傳基因不同,后天的教育不一樣,所以孩子也不一樣。
4.家長的盲點
①不知錯,不懂得自我反省(內求)
②不知對,沒正知正見(洗心)
③不知改,不知力行改過(革面)
5.使孩子作善的途徑
通過眼見、耳聞、身行、意悟,達到言行合一
6.使作善的誤區
①單純說教,空講道理
②急于求成,立竿見影
③包辦代替,越俎代庖
④善惡不分,使之作惡
7.感悟
①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是父母為人外世、言行舉止的投射。
②教育就是家長示范,孩子模仿,你做的一切,都是孩子的模板。
③教育的極致是行為的影響,你的行為將影響下一代。
④父母要力行改過,你想要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父母先要成為什么樣的人,或者朝這個方向努力。
⑤父母要反思自己,反求諸己,要有正知正見。
⑥我常常抱怨女兒拖拉,其實反思自己也很拖拉。如果我自己都不改變,又怎么好意思批評女兒呢?
8.討論
①孩子問題的根源在哪里?
我答:父母
②要想孩子改變,先改變什么?
我答: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復印件,父母先改變,孩子才會變。
三、順其善而教之,成長重于成績
1.引子
孩子練習下床的小視頻,說明孩子天生有學習的能力,所有的成長都是學習。
2.讓孩子努力學習,考個好學校,找個好工作,組個好家庭,就能保證孩子有一個幸福的人生嗎?
①孔子認為,教育孩子要做到:一是志于道,二是據于德,三是依于仁,四是游于藝。前三個都是講做人,第四個才是學習,說明做人比學習更重要。
②每個人存在本身就是價值,活著本身就是意義。
③決定孩子成功的不是智商,而是情商。
3.關于孩子的成績
①第一名
不要逼著孩子考第一,第一名的壓力非常大。
②倒數第一
要接納,是遺傳基因和后天教肓的結果,鼓勵而非斥責。
③中等生
既然不能上臺演講,那就坐在臺下做個觀眾,適時鼓掌。
4.感悟
以前,我特別看重孩子的成績。現在,我雖然還重視孩子的成績,但已經明白孩子的健康快樂成長最重要。
四、親子使作善也,相信就會看到
1.典故
①心即理,心外無物,心外無理。
②心里有什么,就相信什么,相信什么就看到什么。
③物由心轉,境由人造,煩惱皆由心。
④人逢喜事精神爽,情人眼里出西施
⑤相由心生,心想事成,夢想成真,如愿以償
2.吸引力定律
①解析:人的意念集中在某個領域的時候,跟這個領域有關的人、事和物就會被吸引過來。
②你天天說孩子內向,他就變得內向,你天天鼓勵孩子,他就變得越來越棒
③每個月的4號華人的死亡人數比其他日子要多,是因為迷.信4的諧音
④老人過不了年關,一是過節思念兒女,情緒波動,二是有過關的意識。
⑤醫生認錯了名字,把病人誤診為癌癥,結果那人被嚇死了。
3.如何讓孩子變得優秀?
①先要相信孩子是聰明的,優秀的,然后在其身上尋找優點并放大,持續不斷地鼓勵和贊揚。
②孩子的成功,來自父母的信任、期待和愛。當然,這種期待應是積極現實,而非盲目的。
4.感悟
上高中以后,女兒的成績起起伏伏。但不管怎樣,我一直不斷地鼓勵她。因為我相信,在我的鼓舞下,她一定會變得更加優秀。
小結: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因為關注家庭教育,我們相互學習成長并成立了家校合育聯.盟,建立了家長小本平臺。希望大家讓愛傳出去,助力生命成長,吸引更多的人關注家庭教育,讓更多的家長和孩子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