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什么要用金字塔原理呢?因為人類的大腦會自動將其認為具有“共性”的任何事物組織在一起,而金字塔結構能夠滿足大腦的兩個需求:一次記憶不超過7個東西、找出邏輯關系。大量實踐證明,這個方法能快速有效的幫助我們構建思考、表達和解決問題的清晰邏輯。
2、搭建金字塔結構思維的核心方法論:標題提煉思想精華,序言引發疑問,自上而下表達,自下而上思考,縱向疑問回答或總結概括,橫向歸類分組或演繹歸納。
3、金字塔原理的4個基本原則:結論先行,以上統下,歸類分組,邏輯遞進。
?結論先行:每篇文章只有一個中心思想,并放在文章的最前面。
?以上統下:每一層次上的思想必須是對下一層次思想的總結概括。
?歸類分組:每一組中的思想必須屬于同一邏輯范疇。
?邏輯遞進:每一組中的思想必須按照邏輯順序排列。
4、構建金字塔思想結構的三個過程:講故事式的序言、縱向的疑問/回答式對話、橫向的演繹或歸納推理。
5、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構架金字塔結構的區別在于,從應用場景上,自上而下構建的金字塔結構常用于表達,而自下而上構建的金字塔結構常用于思考。
從比構建步驟上,自上而下有5個步驟:(1)提出主題思想(2)設想受眾的主要疑問(3)寫序言:背景一沖突一疑問一回答(4)與受眾進行疑問/回答式對話(5)對受眾的新疑問,重復進行疑問/回答式對話;
自上而下有3個步驟:(1)列出你想表達的所有思想要點(2)找出各要點之間的邏輯關系(3)得出結論。
6、序言的四個要素是背景(S)、沖突(C)、疑問(Q)、答案(A)。用講故事的形式寫序言,就是通過先介紹讀者熟悉的某些“背景”將你鎖定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為講故事做好準備,然后拋出能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沖突”因素,引發讀者的“疑問”,最后針對該“疑問”給出“答案”。
7、組織思想基本上只可能有4種邏輯順序:一種是演繹順序,其他三種是歸納組合順序是時間(步驟)順序、結構(空間)順序、程度(重要性)順序。
?演繹順序:大前提、小前提、結論
?時間(步驟)順序:第一、第二、第三
?結構(空間)順序:波士頓、紐約、華盛頓
?程度(重要性)順序:最重要、次重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