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枯石爛的愛情總是讓人動容,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幸“一生一世一雙人。”梁武帝蕭衍和徐昭佩之間的糾結,就像一根魚骨頭,梗在歷史的咽喉。
半面妝的故事至今讓人津津樂道。
《南史·后妃傳》:“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將至,必為半面妝以俟,帝見則大怒而出。”
有趣。我看這故事倒像水中月,霧里花。兩人之間的感情在歷史層層的霧靄中愈加撲朔。說他們不相愛嗎?我是如何都不會相信的。
假如不相愛,那身為九五之尊的蕭衍怎會對徐昭佩百般忍耐?那可是處于高位的稱孤道寡者,斷不會因為同情而忍耐。徐昭佩刻意的半面妝,真是對少了一目的蕭衍極盡挖苦之能事。徐昭佩酒后總是不偏不倚地吐到蕭衍身上,我每次想到這個情節,都感覺她真像一個戀愛中愛吃醋愛斗氣的小女生。我相信兩人深愛,但偏偏用最無奈的方式彼此傷害。
有人說:“暗透了便望得見星光。”但兩個人的愛情卻是暗透了便走向了死亡。
很多人詬病梁武帝佞佛。而我更愿相信他僅僅是這浩浩乎世界中一癡情的粟粒罷了。因為愛情無所寄托,只能寄于虛無縹緲的信仰。
徐昭佩的行為更是讓人大跌眼鏡。公然給一國之君戴綠帽子,哪個男人會忍受得了這樣的百般折辱,何況皇帝。我更愿相信,她是叛逆不羈的女子,而不是所謂的深宮中又一不甘寂寞的水性楊花女子。她的出格顯然是故意為之,得不到心中完美的愛情,就索性讓它碎得更徹底。
最后的最后,徐昭佩用她的任性,留下了“徐娘半老,風韻猶存”這樣知其源變不覺光彩的典故。被蕭衍賜死而且死后仍要被休回家,即所謂“出妻”。
我更愿相信他們有讓人很羨慕的曾經。也許他們曾共泛舟于太湖,也許他們曾共噓寒問暖于窗畔,也許他們曾共死里逃生于禍患。
愛情曲曲折折,為何走到了如今的模樣。
大概是,一錯再錯。
半面妝背后的真實故事我們可能永遠都無法還原了,可這又有什么關系呢。也許徐昭佩心有他屬恨蕭衍入骨,也許蕭衍之前的隱忍縱容另有險惡機心。可這又有什么關系呢,我遇到了這個故事,我偏要一錯再錯地自我揣測。我不是考據黨,我不是歷史學家,我只是個看故事傻笑傻哭傻想的人,這就夠了。
有一首歌叫《半面妝》,
“舊時桃花映紅的臉
今日淚偷藏
……
世人角色真是為謊言而上
她已分不清哪個是真相
發帶雪秋夜已涼
到底是為誰梳個半面妝”
是啊,到底是為誰梳個半面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