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眉探考

? ? ? 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樹的起源至少已有六七萬年的歷史。

? ? 清代小說《紅樓夢》這部鴻篇巨制對茶的描述比比皆是。本文單就《紅樓夢》第四十一回提到的“老君眉”作一論述,與各位茶友切磋。
? ? ? 《紅樓夢》第四十一回“寶哥哥品茶櫳翠庵,劉姥姥醉臥怡紅院”中寫到,王夫人連宗親戚,鄉下婆子劉姥姥二進大觀園,為感恩上次鳳姐救濟她二十兩銀子,帶了些時鮮瓜菜算是回報。沒想到知趣又會投機的劉姥姥竟然討得賈母的喜歡。賈母親自帶領家下人以及大觀園諸美女陪同劉姥姥逛大觀園。
? ? ? 賈母一干人等前呼后擁來到櫳翠庵,質本潔來還潔去的妙玉只好出來招待吃茶。其時有一段對話:“賈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說:“知道,這是老君眉。”這段話說出了兩個茶名:六安茶、老君眉。那么賈母不吃的六安茶是一種什么茶?妙玉拿來招待賈母的老君眉又是一種什么茶?? ? ?

? ? ? 六安茶歷來沒有多大的分歧,指的是產于大別山區,主要是安徽六安、金寨縣一帶的一種綠茶,外形多片狀,似瓜子,被稱為六安瓜片。其茶歷史悠久,始于唐,揚于明。而老君眉是一種什么茶卻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成了紅學家們樂此不疲的一個研究課題。? ?

? ? 《紅樓夢》(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版)注釋為:“老君眉———湖南洞庭湖君山所產的白毫銀針茶,精選嫩芽制成,滿布毫毛,香氣高爽,其味甘醇,形如長眉,故名老君眉”。紅樓學者鄧云鄉《紅樓識小錄》第56節,吃茶:“老君眉此名不見《茶譜》,似即珍眉中之極細者,名銀毫,乃婺源、屯溪綠茶中之最細者。”最近茶界有一位茶人的的觀點被很多人認可,認為老君眉是產于福建武夷山的白茶,產地倒是對了,但說老君眉是白茶,筆者頗不以為然。從白茶的茶性看,賈母既然不喜歡六安茶,就是因為它的茶性寒涼,加上刺激性強,不適合老年人飲用,也不適合剛吃過油膩之物的人飲用。那我們看君山銀針是黃茶,白毫銀針是白茶,這幾種茶的茶性和六安茶幾乎相類。也是不適合當時給賈母飲用。深諳茶道的妙玉怎么會犯這種常識性的錯誤呢。況且,湖南君山和安徽六安出產的銀針茶,都不名為“老君眉”。湖南君山茶中最著名的是君山銀針,“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這說的就是君山銀針的產地洞庭湖君山島,君山銀針屬于黃茶,其采制工藝與綠茶相似,但多了一道悶黃工藝,產生了輕度發酵,君山銀針作為十大名茶之一,歷史悠遠,久負盛名。在當時并沒有其它名字,更沒有老君眉的別稱。那么老君眉會不會是作者的虛構,這當然有可能,浪漫的虛構是文學創作的手段之一。但是,在這個老君眉茶名出場前后,你可以看看:“妙玉親自捧了一個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龍獻壽的小茶盤,里面放一個成窯五彩小蓋鐘,捧與賈母。賈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說知道,這是老君眉。”舊年的雨水泡茶,官窯脫胎填白蓋碗,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風物描寫,作者為什么要單單虛構一個茶名呢。由此我們推論老君眉茶亦不是曹雪芹興之所至的意象之名。那么,老君眉到底是一種什么茶呢,筆者認為,它是產于福建武夷山的一種武夷巖茶,屬于半發酵的烏龍茶。武夷山位于福建省北部地區。那里山光水色,異常秀美,名勝極多。自然資源豐富,其特殊的自然環境,自古成為茶的著名產地。據考證,歷史上確有老君眉的記載:清代確有“老君眉”茶名。據清·郭柏蒼《閩產錄異·貨屬·茶》載:“老君眉(光澤烏君山前亦產老君眉——原注),葉長味郁,然多偽”。小說中有所提示:“賈母道:我們才都吃了酒肉。又說我不飲六安茶”。這位老祖宗也是飲茶高手,深解吃了酒肉之后油膩太重,不宜飲綠茶。妙玉為賈母一行人備下的“老君眉”,既有茶理上吃油膩不宜飲綠茶的原因,同時也有恭維、討好“老祖宗”的心理,表現了這位“檻外人”不僅擅于茶道,而且也聰明乖巧,善解人意。

? ? 《紅樓夢》中寫的幾種茶名,都是明清時代的貢茶。由于宋代在福建北苑(今建甌縣境內)設皇家貢茶院,元代在武夷山設御茶園,聲譽遠播,故明清時代福建貢茶數額最多,占當時全國皇用貢茶量的58%,品質也最好。史有記載。據明·何孟春(1528年撰)《余冬序錄摘抄內外篇》稱:明代“天下茶貢歲額止四千二十二斤,而福建二千三百五十斤,福建最多。”《明史·茶法》也有此記載。清代貢茶沿明制,據清·阿世坦等(于康熙29年即1690年撰)《清會典》載,規定“歲進茶芽”。福建貢額沿明朝,其中“建寧府屬薦新茶六百二十九斤……”。
? ? “順治七年,禮都照會產茶各省布政司,每年谷雨后十日起解,定限日期到部,延緩者參處”。限定“福建省建寧府限七十八日”貢到北京,“會同光祿寺交送內務府收供內用”。

? ? ? 武夷山一帶清屬建寧府。按現有材料,“老君眉”茶名,首見清代郭柏蒼《閩產錄異·貨屬·茶》載:“老君眉葉長味郁,然多偽”。可見老君眉茶名出現較久,遠早于晚清。清代福建《光澤縣志》,也有“茶以老君眉名(烏君山前山后皆有)”民國《崇安縣新志》明確把清代“老君眉”茶列為《武夷歷代名叢奇種名稱一覽表》中的名茶之一。本省、本縣的方志列作茶產名稱當是可信的。由此可見,曹雪芹描寫品飲老君眉茶,對話情節具體、可信,當是實指,而非泛指。想必曹氏當年或許親自品飲過或耳聞過老君眉茶,才能準確地寫出茶味特點來。筆者認為《紅樓夢》中的提到的“老君眉”就是武夷山巖茶系列中的武夷名叢,和“大紅袍”之名來由相類。也有人因為劉姥姥喝了老君眉茶直覺感到茶味談,說老君眉是白茶—白毫銀針,筆者不敢茍同。劉姥姥說口味淡,那是她個人的口味而已,再加上她說了一個熬字,說明她平常是煎茶喝的,那么任何一種適時沖泡的茶在劉姥姥的滋味里都是寡淡的。再說我們從妙玉請寶釵和黛玉喝體己茶可以看出,妙玉泡茶比較講究輕醇、甘洌。

? ? ? 老君眉是武夷巖茶名樅,當年武夷巖茶老君眉走兩路進京,武夷山一帶清屬建寧府。曹雪芹的祖上曾在清宮內務府任職,當然可以首先享用到武夷巖茶的巖骨花香了。
? ? ? 妙玉身世稟性異于常人,又是對茶極其講究的人。在她那里有許多連當時赫赫揚揚的皇親國戚賈府都難得找到的稀奇古怪的茶具,那么在她那里喝到當時的貢茶老君眉也就不足為奇了。所以,我認為老君眉是武夷巖茶,屬于半發酵的烏龍茶中的一種,其品質特點是湯色深色鮮亮,香馥味濃。烏龍茶比較能消食,解膩。在考察老君眉的過程中,我聽到這樣一個故事:老君眉原來是天心永樂禪寺一寺僧所選育,并單獨管理采制。1959年,該寺僧去世后,轉由弟子管理,由于多種因素影響,老君眉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上世紀80年代,幾個寺僧用了整整兩天的時間終于在武夷山九龍巢的雜草叢中找到了那株老君眉。其時老君眉已經只剩下一根枝條和三片葉子。在幾個寺僧的精心培育下,老君眉終于活了過來。現在該地用短穗扦插無性繁殖的方法,老君眉的種植規模已經達到了1000畝。據推測,現在福建茶市上出售的老君眉應該就和它有直接的關系。號稱武夷正巖茶,傳統名樅。價格從幾百元到上千元不等。閩北人將之與大紅袍、鐵羅漢、武夷水仙等并列,將之列為武夷名樅之一,應該不是借殼上市。

? ? ? 那么《紅樓夢》中的老君眉是怎樣的一種茶?我認為應該解釋為:出產于福建武夷山一帶,與大紅袍、鐵羅漢、白雞冠,武夷水仙相類的一種武夷巖茶。其條索緊細、色澤烏潤、淡淡的焦糖香且香氣持久、湯色橙黃明亮。味醇鮮爽、香氣馥郁、飲后滿口留香,巖韻強烈。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