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
ISBN:9787807638674
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3-4-1
作者:(韓)二志成,讀書倡導者,1993年開始寫作,通過讀書從欠400萬債變成暢銷書作家。
(韓)鄭會一,受二志成引導成為1年讀365本書的讀書達人,現為首爾江南區一所英語學校的校長。
(譯)馮適宜
推薦人:@剽悍一只貓
一本書一句話:目標是行動的內驅力,一定要明確自己為什么讀書,自己想通過讀書改變什么,否則讀書就沒有意義了。
整書導圖
詳細脈絡
以平凡人逆襲的故事娓娓道說一種階段化的讀書方法,篇幅不大,適合快速閱讀、劃取重要部分來總結。
一、讀書方法分四大階段
階段一:100天讀33本書
目的是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時間來讀書。
本階段的6個任務
- 購買能夠抓住你心的33本書。
- 每天晨起和睡前大喊三遍:“我今天要讀書”!
- 每天讀5-10分鐘的名言錄。(33本書里要有一本名言錄來鼓勵自己)
- 堅持寫讀書日記。
- 嚴格遵守---早晨、晚上各讀書1個小時,上下班路上各讀書30分鐘。
- 一定要做到平均1周讀2本書。
階段二:1年讀100本與自己業務有關的書
目的是實現自我成長,爭當領域第一名
本階段的5個任務
- 每月買10本業務領域里的經典讀物。
- 每周讀2本,每個周末寫當周所讀兩本書的評論。
- 在必須知曉的部分下邊畫橫線做標記,在空白處寫下自己的想法。
- 重要的內容要抄錄or錄音,利用上下班時間,反復讀or聽。
- 把通過讀書掌握到的知識教給別人。
階段三:100天采訪10位成功的企業CEO
目的是借鑒成功人士的經驗,獲取力量,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
本階段的5個秘訣
- 決定好自己真正想見的10位CEO。
先爭取見到中小企業的CEO,最好是有出過一本書的CEO。 - 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辦法去誠懇約見。
如,親筆書信加禮物寄到出版社,拜托轉交給出書的CEO。 - 下功夫去準備,避免尷尬的提問。
如,重讀TA寫的書,上網收集所有能找到的資料,仔細閱讀,認真整理。 - 準備好從開始做采訪到向CEO們學習為止的所有內容。
如,采訪前檢查好需帶上的東西:充足電的錄音設備、備用充電器、記錄的本子和筆、作者的書和資料表、詳細的采訪提綱等。 - 訪談結束后,將采訪的內容整理一份發給CEO。
若得到受訪者的認可,或許TA會幫你介紹下一位CEO。
階段四:1年讀365本書
目的是加強定向閱讀,使自己的思維發生革新性的變化。
本階段的3個任務
- 讀100本有關當代成功CEO的書。
- 讀100本有關自我啟迪的書。
如,塞繆爾.斯邁爾斯《自我拯救》 - 讀165本有關培養領導才能的書。
如,偉大人物的傳記、自傳和評傳。
二、讀書高手支招
關于如何創造讀書的時間、如何快速閱讀一本書、如何正確記讀書筆記,已有非常多的好建議。摘取本書中較吸引我的兩個大招。
如何克服讀書過程出現的倦怠
畢竟再硬的決心也需要經常提醒自己,再感興趣的事也會有厭倦的時候,如何堅持下去尤其關鍵。
7個小方法歸根結底是重找自己讀書的初衷,想想自己開始讀書的目的是什么,將倦怠情緒視為獲取更大成功過程中的陣痛。
1.去見那些能夠幫助你讀書的人。
讀書導師、經常支持和鼓勵你的熟人,最好是剛出現倦怠的時候去見。
2.去幫助剛剛開始讀書的人。
與志趣相投的書友交流經驗,勸導對書籍毫不關心的人去讀書。
3.讀一些戰勝考驗實現了夢想的人的自傳。
4.在家里的每個地方都貼上有意義的語句。
刷牙的時候、開冰箱的時候、準備出門的時候,用力讀上幾遍,聲音越大印象就越深刻。
5.每天看看你的榜樣的照片。
看照片時,設想一下,如果自己是這個人,此刻會怎么做?如果自己是這個人,該如何邁過這道坎?
6.給自己喜歡的作家發郵件。
寫寫你的讀后感,提提你不明白的問題,闡述你的不同觀點等,無需關注是否有回復,重要的是你為了給作者發郵件,又讀了一遍書,又思考了一下主題,這才有意義。有機會可以去參加作家的講座,現場說下書評,或是提個有深度的問題。
7.去圖書館,換個環境讀書。
兩類閱讀方法
1.處處適用的T.H.X
T型讀書法,是讀完一本書,喜歡本書的主題,再找相同或類似主題的書讀,即從讀書過程中特別關注的某一點開始往下讀。
讀到一定深度自然而然會產生新的想法,會過渡到別的領域或主題,形成另一個T型,當兩個T型經過頭腦的整合,則成H型讀書法。
將幾個T型混搭,成了X型讀書法,若干個X型合聚,就可以自如地駕馭任何一個主題了。
2.資訊閱讀法
即一本書一頁紙。
重要內容就劃橫線,有必要的話就抄在讀書筆記本上,在一張紙上簡要地寫下核心關鍵詞,再單獨整理好放在一個文件夾里。
思考
市面上的大多書籍教授的是技巧性的讀書方法,而本書是從戰略上出發,用循序漸進的階段性任務,只為通過讀書來取得你想要的。
相信這種有目的要求的讀書方法么?作者提出的階段性讀書任務適用于普通人實踐么?每個階段的任務是否有可行的意義?是否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有人通過這樣的方法來獲取TA想要的成功么?
有時,我們的確會忘了為何開始讀書。
為了書中自有黃金屋?
為了腹有詩書氣自華?
最怕,只是跟風。
沒有靶心來瞄準,開槍難道是為了聽槍聲?
或許,如本書所述,
嘗試著換個思維來讀書。
我要讀書,就是為了改變自己,就是為了脫離窘境,就是為了成功走上人生巔峰。
可能,功利性的讀書會有一番不俗的收獲。
讀后踐行
早就買了超出33本的書,哎,沒讀透幾本。
擬從2017年3月12號到6月19號,實踐第一階段“100天讀完33本書”。
本書中有一句話,
“讀書相當于生存。要培養理想、準備未來,讀書是必需的”。
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