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青春不迷茫?
我在讀大學,最想做的是卻不是學好專業。我所做的一切都只是求有用(實用主義?但專業應該是最實用的啊)
我甚至不知道自己當下最想做的事是什么,我在寫作,在閱讀,在看電影,在每周幾次的羽毛球鍛煉。在逃課…在為專業的事苦惱…
我從來不喜歡閱讀、看電影。大學開始閱讀、看電影,只是希望自己了解更多的東西,然后與人交流的時候有更多的話題,但我發現讀書和看電影只是自己的事,很難與他人分享,更多時候,做這些事并不能解除我的無聊和寂寞,我也難以因此擁有一個自己的世界。
我不喜歡寫作。寫作從來不是我的特長,高中最恨的就是寫作文,我來簡書也只是想以此來提高自己的文字表達能力,當發現自己沉浸在自己的思考里面太久之后,我對別的其他很多事情都提不起興趣了。為我這不擅長的方面花費了大量時間與精力。<我希望把能表達清楚自己的想法(甚至三觀),對于以后交朋友也很方便。這樣,大家就很容易了解我。
我不喜歡向別人展示自己。我不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害怕暴露自己的無知,害怕沒有人的認可,害怕別人不給你點贊或者評論。害怕表現得自己比別人好,或者又不如別人,我想成為一個有想法的人,有害怕和別人不一樣時的孤立無援。
我不喜歡去花費太多時間和精力去了解別人。因為和大部分的人交流,太消耗我的能量了。一方面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可以說,都不過是些生活的瑣碎,加上我的表達能力(口頭)也不好,我擔心別人不會認真去聽,我不知道怎么去理解別人,太多時候又太無聊與枯燥了。
我不喜歡起早,也不喜歡熬夜,我記得我小時候每天都是睡到10點多才起床,那才是我。我不喜歡井然有序的生活,比如鞋放哪里放哪,什么時候該做什么事什么的。我本身就是懶惰的。
我不喜歡我的專業,無論是土木工程,還是水利水電工程。各種力學各種分析讓學的,無聊又枯燥,能不能有意思一點。我不喜歡這種困難的東西,我喜歡簡單,喜歡快速,喜歡有意義。
我不喜歡思考人生的意義,我不想沉浸在自己雜亂的思緒里面。
我不喜歡我自己,不喜歡自己的自卑與壞習慣,不喜歡自己的太多的缺陷。
我喜歡吃,吃很多東西。但是我又太窮了,也從小窮怕了。
我喜歡被人理解被人關愛被人認可,那樣很有認同感和成就感。
我喜歡愜意的很多時候。比如去河邊吹吹風,或者懶散的周六飽睡的下午,或者是運動后洗澡的時候,如果生活一直是這種感覺就好了。<
我喜歡女人。不談愛情,不談理解,只說最原始的欲望。我喜歡用手撫摸她每一寸肌膚時感受到的肉感,喜歡抱住她就像抱著整個世界的擁有感,喜歡和她親吻以及做愛時的快感。
我喜歡到處玩耍,無憂無慮的感覺。我喜歡體力勞動。因為不需要太艱的腦力思考,比如騎行,比如運動。
我喜歡打羽毛球。至少現在真的喜歡這項運動。
而我現在,正在做著太多自己內心(或者感覺上)不喜歡(不舒服)的事。
什么才是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我真的不懂。
我要活下去,我甚至要為自己(或者父母)的未來負責。我還是挺迷茫的。內心沒有信念,對未來沒有展望,過去也平平淡淡。感覺就這樣,漸漸的,也只是接受了這樣的自己。
2016.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