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參加了區里舉辦的班級管理交流會,與其說這是一個比賽不如說這是一個寶貴的學習機會。在這里,各個優秀班主任就班級管理各抒己見,暢所欲言。那么如何該更高效的管理班級呢?以下是我的學習總結。
1-班級布置。干凈雅致的環境肯定比亂糟糟的教室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所以保持教室整潔,桌椅整齊,這就需要班主任指定值日表,各項任務落實到人,使得“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或許有難度,這就需要班主任一遍一遍,不厭其煩的言傳身教。教室的墻上可以粘貼具有趣味性和知識性的貼紙。板報貼上班級班風,班訓。或者孩子的照片,積分榜,文明用語等,讓孩子們每天耳濡目染。外面的黑板可以辟成三分,展示優秀語數外作業。
2-設計圖書角。一定要有書架和圖書角,從小培養閱讀習慣。低年級可以放識字書,趣味數學,高年級可以加上英語繪本。孩子們讀完后可以組織交流,演講或者畫思維圖,促進表達和復述能力。
3-班級制度。一定要有自己的班風,班訓,班級制度。從文明,禮儀,課堂規矩,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等給出規定,如何獎勵,如何懲罰。低年級可以用兒童化,幼稚點的語言。高年級用簡潔明了的語言。
4-班干部制度。民主選拔和自我推薦的方式建立班干部制度。班長,副班長,學習委員,體育委員,衛生委員,生活委員,紀律委員,小組長等。明確告訴他們的職責是什么,如何管理,管理尺寸。告訴學生什么作業放什么地方,收齊后課代表在什么時候之前送到辦公室,對于沒寫的,沒寫全的如何記錄,比如打印學生名單給課代表。
5-生活管理。低年級可以教授他們如何吃飯,上廁所,收拾衣服,擺放文具,站姿坐姿等。高年級教授他們關愛團結同學,增強班級凝聚力。可以在班里舉辦“了解我的同學的調查報告”。同時高年級老師還要關注孩子心理變化,可以和他們私下聊天,設計留言箱,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
6-家校溝通。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良好的家校關系可以讓班級管理事半功倍。那么怎么建立良好的家校關系呢?我的經驗告訴我:首先我們要明白,那是我們的學生,家長的孩子,我們立場不一樣,看問題的角度就不一樣,不可能事事一致。其次那不僅僅是我們的學生,還是我們的孩子。當你真心實意的對待學生時,家長是可以感受的到的。記住每個孩子的愛好,特點,性格,生日,家長打電話開口就能說出“誰誰爸爸或媽媽,你好”,這些會讓家長覺得你是重視關注他的孩子的。第三,事無大小,對于我們來說是三十分之一的學生,對于家長來說是全世界。一個問題我們覺得很不必要,但家長會十分重視。第四,勤溝通,告訴家長孩子最近的進步或者問題。說進步時直接了當或者大群里表揚,說問題時委婉私聊,并能給出一些建議。和家長聊起孩子不建議呼孩子全名,而是去掉姓,或者說“咱們誰誰”,這意味著你是把家長的孩子當自己的孩子的。如果孩子請假,不建議直接說“好的,我知道了。”而是先問問“怎么了?嚴不嚴重?怎么會不舒服呢?一定要注意休息啊,多喝熱水”等,如果在加上不用擔心學習之類的話,相信家長會感覺很貼心。
7-處理沖突。孩子之間會有打鬧,這很正常,一定要讓家長明白這個前提。當沖突發生時要先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這里的前提是公平公正。然后告訴孩子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為什么是錯的,下次遇事怎么處理,然后相互道歉,握手言和。這個時候在分別和雙方家長闡明事情經過。在這里,我還有個小竅門,就是會隨后抓拍孩子和好的照片,發給家長看,讓他們明白“孩子的世界是沒有什么矛盾的”。
這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加上參加交流會后的總結。希望能有老師給出指正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