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不確定的未來
笑來老師說活在當下只能被永恒地困在當下,只有活在未來才有出路,那我們是不是只能活在未來呢?
活在未來是指對未來的某件事確信無疑,然后按照這個未來注定發(fā)生的事情去做,去準備。但是日子畢竟是要一天一天過,甚至是一秒一秒去過的。
從前我是匆匆忙忙地過的,我會給自己制定周密的計劃,沒有任何喘息的時間,在做一件事的時候基本做不到全神貫注,心里總是在想著趕快吃完好去上班,上班的時候想著趕快干完活好下班,下班了想快點走好回家做飯,吃晚飯的時候又想著趕快吃完好出去散步。所以最終下來根本沒有享受過程,甚至沒有享受生活,只是在不停地完成一個又一個的任務(wù)。
我們常常容易忽略掉覺知自我,匆忙地去完成工作,追逐生活,匆匆忙忙地一天、一周、一年,周而復始,卻很少停下來審視自己當下的狀態(tài),我們好像總在趕時間去做什么,卻來不及停下來做個復盤,寫個小結(jié),做個修整。
未來是有無限可能的,是充滿不確定性的,活在未來可以讓人未雨綢繆,提前準備,但正因為不確定,如果只是活在未來,我們就要時時刻刻忍住焦慮的煎熬,無法心安。活在未來的人容易焦慮,雖然更容易取得比較高的成就,但往往幸福感并不強。
以前看過一節(jié)心理公開課——《關(guān)于抑郁,你不得不知的三個真相》,里面提到的一個內(nèi)容和本節(jié)的主旨有關(guān)。
“心理”這個詞不是中國人發(fā)明的,而是日本人把西方的心理學“mental”翻譯成了漢字“心理”,然后被我們借用過來。中國的傳統(tǒng)醫(yī)學將心理稱之為“精神”,而生活中大家習慣用“思想”這個詞指代“心理”,比如“XXX出現(xiàn)了思想問題”、“吃飯不積極,思想有問題”,再比如部隊里面的政委、教導員有事沒事就要給戰(zhàn)士們“做做思想工作”。
為什么我繞來繞去扯到“思想”呢?
因為“思想”里面的“思”和“想”分別代表了兩種常見的心理障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思前想后”:
思前:回憶過去-抑郁
想后:憧憬未來-焦慮
“思”是對過去的事情的回憶,而“想”往往是想沒發(fā)生的事。強迫性地反復回憶過去的事,這就是思維反芻,也就是“抑郁”。當我們憧憬未來的時候,這件事還沒有發(fā)生,我們就開始擔心了,這就是“焦慮”。
002 專注在全部的當下
那什么是活在當下呢?
活在當下,是我們?nèi)幻靼鬃约涸谧鍪裁矗靼鬃约阂ツ睦铮軌蛲度胍患プ龊靡患軌驈漠斚氯徱暜斚隆?/p>
活在當下的意思,并不是說只管盡情享受,盡情放縱,今朝有酒今朝醉,重要的是覺知當下,專心投入其中。當你在工作時,你就專心工作,當你在閱讀時,你就認真閱讀,當你出去看電影時,就投入地欣賞。我們要以自我最舒適的狀態(tài),活在當下。
我們的思維和情感可以活在過去,我們懷舊,我們回憶過去,我們憶往昔崢嶸歲月;我們的思維和情感也可以活在未來,我們憧憬,我們未雨綢繆,我們構(gòu)建美好的未來藍圖。
但我們的肉體只能夠活在當下。
心流這個概念最初源于《專注的快樂》這本書。心流是這樣一種狀態(tài),當完全專注于一件事時,你會渾然忘我、心無旁鶩,全然忘卻周遭其他事物和時間的存在,整個身心都發(fā)揮到極致。
專注,即無論做什么事情都全神貫注,比如專注地吃飯,體會每一次咀嚼,體會食物的味道,心無旁念。“活在當下”是對專注的一個很好的闡述。
如果你在回憶過去,如果你在憧憬未來,你有可能進入這種美妙的狀態(tài)嗎?刻意練習也是需要高度專注才能實現(xiàn)的,如果你瞻前顧后,有可能完成高效的刻意練習嗎?
為什么很多人會焦慮、迷茫?因為他們太過“活在未來”了,但卻沒有找到出路,擔憂自己無法應(yīng)對不確定的未來,惶惶不安。
想要心安,還是要活在當下,踏踏實實地走好當下的每一步,用淡定的姿態(tài)邁向未來。
當你匆匆忙忙地向前追趕的時候,你可能贏得了未來,卻失去了自己。當別人看見你獲得的卓越成就,充滿艷羨的時候,你早已經(jīng)和自己的內(nèi)心失聯(lián),你覺得自己一點都不快樂,內(nèi)心被抑郁填滿。
就像是夸父追日,想要追趕時間的腳步,想要趕在所有人的前面,但最后往往會發(fā)現(xiàn)這只是徒勞。時間她是自顧自流逝的,就像朱自清的《匆匆》一文寫的,“……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邊垮過,從我腳邊飛去了……”
時間匆匆流逝,不管我們用力追趕,還是躺著不動,她都是用同樣的步調(diào),不緊不慢地向前走。
003 做好時間視角的切換
那說到底,我們要不要活在未來?答案是確定無疑的“Yes”。那我們是不是只能活在未來?答案也是確定無疑的“No”。我們不僅可以活在未來,也可以活在當下,關(guān)鍵的是做好兩者的切換。我們可以在不同的場合采用不同的時間視角。
比如在工作的時候就活在未來,在非工作時間,你就應(yīng)該放下工作,專心享受工作之余的閑暇。因為生活除了成長,還要有享受。美食、美景、美人,讓我們在成長之余,也能夠享受自己努力的成果。再比如復盤,就是“活在過去”,復盤其實就是從“過去” 的經(jīng)歷中獲得有效反饋,用以指導“當下”的行動,從而實現(xiàn)理想的“未來”。
我們要讓自己有延伸的當下感,既可以“從當下來審視過去”,也可以“視未來存在于當下”,他應(yīng)具有囊括“過去”和“未來”的包容性。
現(xiàn)在我在嘗試做出改變。一方面通過冥想來提高對自己身體和感官的關(guān)注,同時也提高自己的元認知能力。另一方面嘗試專注,享受做事的過程,活在當下,享受當下。但是同時我并不會放棄對未來的計劃和準備。可以說既活在當下,也活在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