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我只身一人來到上海,懷揣著夢想。
轉眼,十年,彈指一揮間。
有人說上海是個美女扎堆,老外成群,人才濟濟的地方;
有人說上海的海派文化是兼具江南文化的國際大都市,所謂魔都,自成一體;
有人說上海人很小氣,精打細算,精明又有“契約精神”;
也有人說上海是個讓你不斷失望又不斷燃起希望的地方;
對于外地人來說,上海是一個不繳納社保、不結婚就沒資格買房的地方;
而對于我來說,上海是一個讓我驚奇的地方,我06年來上海時候還是沒有畢業,在學校投好簡歷,接到面試電話,坐著火車就來了。出乎我意料的是第三天就順利找到了第一份秘書工作。
沒有熟人、沒找關系,就是應聘面試走流程,這在我們老家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第一份工作做了十個月之后,我辭職了。憑借還算流利的口語和秘書的工作經驗,順利拿到總裁助理的offer, 此時我研究生正式畢業。
當時第一份正式工作拿到稅前6300。
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當時豁得出,工作機會多,面試也多,想著不給offer也無所謂,反倒順風又順水。
這份工作只做了三個月就趕上公司裁員,不幸中幸運的我被列入裁員名單,拿到了四位數的賠償金,同樣,這在老家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
這些年經歷過各種事業和感情的坎坷和磨礪,可以說,我從沒有混不下去的時候。
心情不好就多運動,找不到工作就繼續找。
當然,不順心的時候好德便利店那些絕經大媽的惡劣態度也曾讓我有掀桌子走人的沖動,服務態度之差已經到了慘絕人寰的地步,還好我能有別的選擇,比如全家等外資便利店;
租房那幾年,我曾隱忍過房東不守誠信、不斷加價,不要臉的索要家電折舊費……
當然沒有不要臉的房東,我也不會那么快買房,奇葩房東變相地鞭策了我;
當初我十分看不慣上海同事當面說上海話,讓我們這些外地人沒辦法融入話題,但是聽多了,我就不知不覺達到上海話聽力八級水平。
反觀家鄉人民到處加塞、從不排隊,我更愛上海人的文明自覺,但凡三人必成排。
十年在上海換過七個工作,全部無縫對接,從2008年開始辦了居住證,正式繳納社保公積金和個稅,至今沒有任何漏繳。
我驚奇于上海機會之多,每次換工作,只要準備充分,給自己相對多的時間,騎驢找馬,總會找到合適的機會,我想競爭的相對公平在我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我的寶寶也即將成為新上海人。我希望他從小包容,包容來自四面八方的人,我希望他上進,在充滿競爭的環境中始終能夠有一席之地。我希望他善良,在有精力的情況下,能夠幫助別人。我還希望,我是他的榜樣,繼續活出自己的精彩。
上海,未來十年,我們依然同在。
原創文章,專載需要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