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兒子有事回老家村委會蓋章,村主任和文書都不在家,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也都沒在家,我心里有淡淡的憂傷。
? ? ? ? 老家離縣城二十多公里,很近,父母走后,回家的次數逐漸減少。有時回家,弟兄們的家門都鎖著。老宅鑰匙大哥拿著,我很多年沒拿過了。大哥二哥在縣城買了房子,孩子們在城里生活。大哥大嫂、二哥二嫂在打工,也很少回老家。家里有重要聚會,都是聯系后,專門在家等著。
? ? ? ? 大門前的桐樹很粗,把水泥地翹起來了。給大哥說多次,把桐樹賣掉。大哥嫌價格低,一直沒賣。
? ? ? ? 老院里的架子車只剩架子了,拉貨的機動三輪銹跡斑斑,無力地靠在走廊下。磚鋪的院子里長出很多雜草,又發出一棵槐樹,一棵槐樹,一棵槐樹,一棵楸樹,一棵楸樹,一棵楸樹。曾狠心拔掉幾次,樹的生命就是這么頑強。
? ? ? ? 五十多年的楸樹依然蔥翠碧綠,只是樹皮斑駁,分明已不再年輕。媽栽的椿樹槐樹生機勃勃,春天我會帶老婆孩子回來,扳椿芽扳槐花,享受老家的感覺。
? ? ? ? 我種的兩棵塔松很多年沒有管理,自由野長,不近人意。屋里很多年沒進去過了,只記得有舊家具和廢棄物。
? ? ?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回不去的故鄉,當中國人心中根深蒂固的鄉土觀念與現代工業社會兩相沖突時,很多人離開了祖祖輩輩生長的村莊,放下鋤頭,進城打工。心里,依然有夢里老家。
? ? ? ? 小時候,小村里有學校,一到三年級。上四年級需要走一里地到鄰村,那是大隊部所在地,有完整的小學初中。
? ? ? ? 后來并學校,離家越來越遠,接送學生很不方便,很多干脆把學生送進寄宿學校。
? ? ? ? 村里的孩子和年輕人越來越少,看到的大都是老弱病殘。空宅子越來越多。有的老房已經塌頂很多年,仍沒有修建。
? ? ? ? 故鄉越來越遠,很多孩子只是小時候在家幾年,家里有重要的事才跟大人回去,對老家的概念很淡薄。近親幾家還能知道稱呼,稍微遠的,根本不認識。
? ? ? ? 農耕文明和工業革命的沖突,日漸衰敗的鄉村,正在消失的民俗文化,已經引起更多的學者思考。回歸美麗鄉村,已經是很多人的夢想。
? ? ? ? 南方,已經開始建設農莊,形成農民、家庭農莊、農業園區和村鎮4級體系,在大城市周邊編織出一串“小鎮項鏈”,最終繪出一幅“城鄉一體化”的宏大圖景。美麗鄉村,夢里老家,我們的生活會越來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