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組學習型培訓時,各小組積分是我們經常使用的激勵學員的方法之一。學員通過回答問題、參加活動來獲取積分,最后可以用來小組評優,個人評優等。
一、積分有什么用?
1、積分除了評優秀小組,還可以請學員玩“拍賣”獎品的小游戲,這個我早就說過。
2、還可以請學員練習用積分算企業的工資和獎金,把工資和獎金分配給優秀小組。
3、還可以練習投資,把積分當做在其它小組的入股(適用于大專)。
4、在一些課程需要資源的時候,比如使用網絡、打印資料,咨詢老師問題的時候,都可以把牌當做“錢”用,這樣可以讓學員們更好的使用資源,掌握自學的方法。
5、有些項目性的挑戰,可以請學員出積分來購買活動優先權。
二、如何通過抽撲克牌?
在撲克牌上有點數,通常A到10就是1到10,J、Q、K就是代表11、12、13,大小王代表20。在學員回答對問題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獎勵給學員抽牌的機會。這個撲克牌上的積分總計,就是該小組的積分。
關于抽撲克牌是否公平的問題,因為培訓和學習就像我們的實際工作和生活一樣,有的時候付出的努力,并不一定和得到的結果成正比。很多時候,我們努力就是為了得到更多的機會。換句話說,努力,是為了增加證明運氣的機會。
很多講師在抽牌的時候,擔心會分散學員的注意力,就請某個學員記錄欠某小組抽牌的次數,結果要么都是記分員和小組的賬對不上,要么就是一抽20多張牌。其實比較簡單的辦法,就是學員答對問題后,現場抽牌,只是強調抽牌后不要看,扣到桌面即可,下課統一統計,這樣即準確高效,又不影響上課。
建議:以個人為單位的比賽或獎勵,最多抽3張牌。以小組為單位的獎勵或者比賽,最多抽5張牌。
三、如何讓積分活動長期有效?
短期培訓,比如一周,培訓中的積分抽牌非常有效。如果這種培訓是一年的呢?如何能讓抽牌保持長期有效?
答案很簡單,舉例說明,比如一周每天的積分算下來,從高到底,折算成周冠軍得分,即5、4、3、3、3分。一月下來,再把每周的“小分”折算為5、4、3、3、3月冠軍。
這樣,在半年或者一年里,每個小組都被調動好的話,大家的積分按概率算,不會相差很大(講師也需要注意,可以多給積分較少的小組機會練習和表現),而且這個積分平時可以保管在班主任的手里,只記錄不公布,這樣就能夠在揭秘年度冠軍前,讓每個小組都能保持良好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