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專家眼中的:心理學的神奇魅力!!!
1.如果我說:“能把病態的生不如死的人,從病態邊緣拉回來的神奇科學,就是心理學的神奇魅力,您相信嗎?那為什么這么說呢?接下來,我們一起探索心理學的所不為人知的一面吧!
與時俱進的社會發展與競爭中,每個人每一天,都在為了生計而奔波勞苦,都承受著很大的身體壓力以及心理壓力。日漸突出,這是社會的產物。 比如常見的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越來越多的困擾著我們,心理問題到心理障礙是一個從O到1的發展過程,而從心理障礙到心理疾病,是1到100的發展過程。
一般人都有心理問題,只是適當注意,覺察,便不會嚴重影響生活,工作。而心理障礙的嚴重程度,會影響人際交往和生活。
心理疾病嚴重的就是常說的精神分裂癥,一旦發病,失去自知力,自控力,打人,殺死人,是不承擔刑事責任的。一旦成為精神病分裂癥患者,基本上好不了,對自己的人生和家庭的影響的后果不堪設想!
心理疾病的根源在于大腦工作的思維模式,即大腦的主板壞了,大腦,不象電腦一樣隨意拆修,現在是專用于心理冶療音樂療法和心理學手段,循療漸進,把心理疾病療愈,所以單單用生活的哲學來解決心理疾病,太困難了。
2.但是很多生了心理疾病的人都以為自己沒事,可現實生活中,不少人有心理亞健康發展到深度心理障礙和精神分裂的邊緣,由于人們認識上的誤區以為心理不健康就是精神病,而不愿面對專業人士的疏導,而一旦跨進了精神分裂的門檻,想回到健康的狀態就非常非常渺茫了。目前在全世界,精神分裂者被治愈的,少之又少,少之又少。他們終生必須與精神病藥物為伍,而且只能起到緩解作用。
精神分裂患者,在正常人眼中,只是一個符號或名詞,但在其家屬來看,精神分裂者已經不是人了,在精神病醫院里,不斷的接受捆綁、電療等等沒有尊嚴的治療,嘔吐、 口吐白沫、暈倒等是家常便飯,而心理咨詢師的奇妙之處在于及時把將要跨進精神分裂門檻的人拉回來,變成健康人,功德無量!
3.有一個暑假的夏日,一個朋友的朋友告訴我,他弟弟把媽媽氣的心臟病犯了,不能出門,不能聚會,請我幫忙看一下他的照片,是不是有心理問題呀?我看了他拍過來的照片,然后告訴他是妄想癥中度,以及中度妄想癥發展的可能性,后來在家人的配合下,結合音樂治療與矯正、疏導,4次即4小時,就拉回來了,變為正常人,很健康。后來談到,萬萬沒想到的是心理疾病,還以為沒什么大事。
原來他已經失眠一年多,晚上成宿成宿的睡不著覺,又黑又瘦,腸胃也嚴重的不好,兒子淘氣的時候,經常一巴掌拍在兒子的屁股上,最重要的是經常有聲音在大腦里說話,自己又控制不住自己,經常煩躁不安,偏內向,除了家人也沒朋友交流。當然,同時妄想癥,輕重的不同,矯正疏導的方案也不同,具體因人而異。
4.心理咨詢是心理咨詢師與咨詢者之間通過交流進行互動。咨詢者要對心理咨詢師敞開心扉,放下一切心理包袱。
心理咨詢師也要對咨詢者全力以赴,了解理解并體會咨詢者內心的痛苦困擾,分析解決。并為患者保密。
心理咨詢的目的是緩解咨詢者的心理壓力,梳理情緒,凈化心境,提高思想境界,從而擺脫苦惱,這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一般需要一定的時間。
所以心理咨詢的作用是治療、疏導和矯正。
5.咨詢者應明確心理問題的緩解是從心理咨詢室開始,但并不是心理治療的全部。也就是說咨詢者的心理問題不可能在咨詢室全部解決。在咨詢中,有相當多的咨詢者認為將自己的心理問題講給咨詢師聽,而后咨詢師會把自己的心理問題全部解決,包治。這是不現實的。
心理咨詢師只是幫咨詢者梳理情緒,從科學的角度客觀的去安慰咨詢者并引導其方向。最后走出困擾還要靠咨詢者自身。心理咨詢師的工作是協助咨詢者走出困境!
6.心理咨詢的作用是為咨詢者梳理情緒,清理思想垃圾,糾正錯誤認知,為咨詢者指明人生方向。這是及其重要的一部分。但咨詢只是輔助部分,還必須要結合行為實踐。
咨詢者在咨詢師的指導下進行實踐去驗證,更加深刻的去理解體會理論知識。
7.只有通過行動,才能把理論知識掌握的更牢固,才能在咨詢師的幫助下悟出其中的道理和含義。從而內化為思想并回饋給咨詢師。
在咨詢師進行分析后制定出下一步的行為實踐。咨詢者才能更加正確的去實踐。
作為多年的心理學專業的博士生導師和社會咨詢實踐中,個人認為心理咨詢師是個神圣的職業,對一個人的職業操守與道德要求也是很高,但目前的心理咨詢師水平參差不齊,魚龍混雜,心理咨詢業可以說是很混亂的。
心理咨詢師證書頒發也剛剛十幾個年頭,心理咨詢師這個行業也在人們的千呼萬喚中脫穎而出。所以大家再決定做心理咨詢的時候一定要想好,要找什么樣的咨詢師才是真正的適合自己,才能配合好自己,協助自己走出心理困擾。這一點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