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陪伴我從jar到apk到ipa的UC
有趣的是,它不再叫自己瀏覽器了
松鼠鎮樓
??
UC照片墻
UC從開始的首頁導航到推薦自己的一些功能模塊,再到首頁成為資訊頁
幾個月前的UC就已經給出了轉型成新聞應用的征兆
閑言碎語
這十年里,UC是我用過的最優秀的移動端瀏覽器
下載速度10幾20幾KB的時代
我一手Nokia打開UC,另一只手羞澀的拿起衛生紙……
我一手金立打開UC,另一手枕在腦袋下,筑基-結丹-化嬰……
我一手三星打開UC,另一手飛快律動,沒錯,我在百度上搜索試題……
我一手iPhone打開UC,另一手放到鍵盤上,一邊檢索UC一邊寫UC體驗報告……
UC作為瀏覽器的優勢
可以說UC一直是技術取勝的,注重用戶體驗也是關鍵
小流量時代的UC極速模式,通過對網站內圖片進行壓縮或屏蔽節省流量,同時也具有重新排版網頁的功能,以適應移動端瀏覽,這在速度和可瀏覽方面滿足了當時的用戶,要知道當流量還是小水管,網頁一般不適配移動端的時候,能順利瀏覽才是核心需求,UC很好的滿足了這一點,甚至移動瀏覽器中的前進一頁后退一頁也是UC先推出的
UC在挖掘用戶需求的路上總是走得很快很穩,在社交時代開啟的時候,UC的分享頁面功能又滿足了人們在瀏覽時共享信息的需求,這個功能發展到現在,UCiOS版只要截圖就會彈出分享功能快捷入口,而且還可以在頁面截圖中進行簡單的編輯。
諸如此類的例子有很多
這也用鮮活的例子告訴大家,產品的生命力是靠不斷的發掘需求,滿足需求來充電的
高效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一款產品走下去的原動力
良好的用戶體驗是產品積累口碑的形成品牌的催化劑
14年6月優視科技被阿里收購,從此背靠大樹
UC積累了大量用戶,做了什么?
UC在積累了大量用戶后,一定會想辦法變現,隨著移動硬件的飛速發展,做手機瀏覽器起家的UC也獲得很多機會,下面列舉幾個大家比較熟悉的
九游
神馬搜索
UC的用戶很多會不知不覺的使用這個搜索引擎
PP助手
手機業務的相關拓展
可以發現,UC旗下產品在阿里的戰略布局里就是形成對移動設備和移動應用體系的合圍
UC瀏覽器怎樣成為了一個新聞應用
UC的市場占有率一直是國內第一的,但在下圖中的瀏覽器活躍用戶覆蓋比例卻被QQ瀏覽器趕超
不得不說,UC資訊化的首頁確實對檢索產生了一定影響,作為一個老用戶,開始時候會有頻繁的誤操,需要一定時間的學習才能適應
QQ瀏覽器基于騰訊龐大的用戶量和廣告投放渠道以及不斷完善的功能發展迅猛
下表也給UC轉型為新聞的行為提供了數據上的支撐,用戶的瀏覽行為一部分基于強目的性,需要檢索某些東西,一部分基本屬于娛樂、“逛”,輕應用時代里,很多產品對移動端瀏覽有很好的支持
不下載App的情況下也能獲得完整的體驗也解決了很多機器硬件條件造成的限制
瀏覽器逐漸轉變成了類似平臺的存在
另阿里今年對各種媒體的投資情況如下
以下為優視科技在2016年申請的部分商標
UC頭條作為新聞平臺應用也勢頭迅猛
依托UC龐大的用戶量,資訊首頁新聞閱讀量普遍不低,而且評論區都很活躍但UC的資訊起初標題大多聳人聽聞,很多純屬引人眼球的標題和配圖,掛羊頭賣狗肉,利用色情和暴力吸引人閱讀的內容層出不窮,但在8月作為新聞分類應用后,
內容的質量上升了不少,前期的“賣肉”現象很可能是某種運營手段,這和明星炒作很類似,許多應用的關注度和活躍在這個年代都是靠一些“擦邊球”在初期拉動起來的,“性”,“獵奇”這都是很容易在網絡中爆發的屬性
此類玩法發展了這么多年,套路已深,大牛們都玩得收放自如,現在的UC新聞已經“干凈了許多”形成好的生態才是內容類產品持久發展的核心,依托本身瀏覽器的屬性,UC有足夠的時間和基礎向資訊轉型
UC的推薦系統很早就在做了,隨著真正轉型為新聞應用,UC的自媒體平臺也開始開放注冊
——UC云觀
今天暫時體驗不到了,但形式應該和頭條號、企鵝號大同小異
頭條號吸引自媒體人入駐的地方有很多,而這幾點UC同樣能夠做到,雖然起步較晚,但有瀏覽器的前身,使得UC有潛質在新聞方面占領更大的市場份額,老自媒體人本著追求曝光的思維,會主動加入,新自媒體玩家會趁著平臺開放早期,去自己的領域積累訂閱量,UC云觀會有個開門紅,能夠吸引一批優質自媒體入駐。
因為還沒有通過審核,難以窺見UC對自媒體內容的管理辦法,可以預估的是,有著強悍技術實力的UC在資訊推出的這半年里,選擇8月正式進軍新聞類別,并開放自媒體平臺,必然已經做好完善的準備。
在之后的競爭里,內容分發平臺的技術核心則集中到推薦算法上,這滿足了用戶基本的閱讀需求。
而內容核心則是對優質自媒體的粘性上,得到更多優質內容的平臺,會在接下來的長期競爭中逐漸占領高地,強者愈強,成為吞噬其它零散產品的巨頭。
下一步玩什么
一
UC獨特的瀏覽器屬性也為其新聞資訊業務的發展帶來了更多可能,隨著信息時代更加完善,人們會對消息的真實性產生需求,用戶有需求去佐證自己所看到的一切,而檢索瀏覽功能集成到資訊里很有可能帶來巨大的變革
二
直播熱潮還沒有過去,用戶量對直播行業來講是剛需,而??此種優勢的UC是不是會也在咨詢中開辟自己的直播平臺呢?今日頭條的火山直播一直在默默運營,觀眾人數大多直播間都停留在不溫不火的三位數,直播的核心是人,而優質主播資源已經被映客等直播起家的應用大量占有,此時如果想開辟此領域需要運營的強力支持,投入產出比很難達到要求。
直播領域或許也可以使用自媒體的方式運營,引導自媒體中的大V進行直播,利用自媒體本身訂閱用戶做推送來拉觀眾很可能會帶來好的結果。原因有一下幾點:
1、自媒體大V本事具有大量粉絲
2、訂閱者對內容來源突然的直播推送會產生好奇心
3、自媒體人是一個有話可說的群體,有擺脫現在直播行業賣肉、嘩眾取寵的內容屬性的潛質
自媒體拯救直播,大胸總有一天會被過度消費,而文化娛樂更具持久力和生命力
三
新聞的真實性一直是分發平臺的一個巨大問題,來源于網絡的信息內容并不負責人,所以造謠沒有任何心理壓力,危言聳聽能帶來關注和流量,但這種“人人都想搞個大新聞”的狀態并不是好生態
可以從這點入手,組建“內容核實機制”,單開“真實消息”板塊,通過公眾投票認證,審查團隊現場勘查等手段,并記錄其過程,用一種鑒寶節目的方式展現新聞內容,增加用戶的參與度,并且天然帶有被圍觀的屬性,拉動活躍,同時為公眾還原事實,正視聽,建立獨特的品牌影響力。
四
過去的信息主要靠人與人之間口耳相傳,而在信息時代卻是靠網絡爆炸式傳播
這時候精準匹配用戶偏好則成了平臺產品的工作重點,UC的瀏覽偏好數據很有優勢,結合用戶瀏覽行為,和訂閱以及閱讀習慣,通過算法和機器學習會獲得比單純的閱讀更加精準的推薦
阿里多年的電商數據也有其用武之地,精準匹配后的商品推廣將是成交量的又一大門戶
多線發展,快速失敗
很看好UC和阿里這對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