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秋分,不同于往年。今年的秋分,我們多了一個節(jié)日,即“中國農(nóng)民豐收節(jié)”。今年6月7日,國務院批復“自2018年起,將每年農(nóng)歷秋分設立為“中國農(nóng)民豐收節(jié)”?!睆拇耍院竺磕甑慕裉?,我們就多了一個新節(jié)日了。下面我們還是一起來了解秋分吧。
秋分,是農(nóng)歷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十六個節(jié)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公歷的9月22日到24日,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jīng)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這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見春分”、“分者平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狈志褪前?,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點。意義上的秋天已經(jīng)過去了二分之一。秋分之后,從此晝短夜長。
秋分,一年最美時。從節(jié)氣上看,春種秋收,春華秋實,秋分時節(jié)碩果累累,最能體現(xiàn)豐收。秋分,晝夜平分,秋高氣爽,既是秋收、秋耕、秋種的重要時節(jié),也是稻谷飄香、蟹肥菊黃、踏秋賞景的大好時節(jié)。
秋分之習俗
1.豎蛋
“秋分到,蛋兒俏”,秋分成了豎蛋游戲的最佳時光。世界各地都會有數(shù)以千萬計的人在秋分那一天做“豎蛋”試驗,選擇一個光滑勻稱、剛生下四五天的新鮮雞蛋,輕手輕腳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
2.候南極
因為我國生活在北半球,因而南極星(也稱“南極仙翁或老人星”)南極仙翁一年內(nèi)只有在秋分之后才能見到,且一閃而逝,極難見到,春分過后,更是完全看不到。所以古時把南極星的出現(xiàn)看成是祥瑞的象征。
3.吃秋菜
每逢秋分,人們到田野搜尋采摘“秋菜”,做成“秋湯”,名曰“秋湯灌臟,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币荒曜郧铮藗兤砬蟮倪€是家宅安寧,身壯力健。
4.送秋牛
古時,每天的秋分時節(jié),一些民間善言唱的說秋人,俗稱“秋官”會拿著“秋牛圖”,給主人說一些秋耕和吉祥不違農(nóng)時的話,言辭動人,有韻動聽,主人也會樂而給錢。
5.粘雀子嘴
秋分這一天農(nóng)民都按習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湯圓,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圓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于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
6.放風箏
秋分時節(jié)尤其是秋分當天,還是孩子們放風箏的好時候,風箏樣式也是各式各樣,有王字風箏,鰱魚風箏,瞇蛾風箏,雷公蟲風箏,月兒光風箏,其大者有兩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
秋分之保健養(yǎng)生
秋分飲食上要注意預防秋燥,注意多吃一些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等清潤、溫潤為主的食物。宜多飲綠茶,少食性寒的螃蟹,高糖、高脂的月餅。
秋季運動宜選擇輕松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秋季早晚溫差大,應根據(jù)天氣變化和每個人的體質(zhì)情況,及時增減衣物,預防風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