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霍伊寫的《你的運球方式正確嗎?》得到了許多認可,也遭到了批判。其中批判最多就是:運球不應該大力,會很累。也能輕輕的運球,需要節奏!!
那輕運球是為了什么?有節奏;有節奏為了什么?制造時間差;時間差為了什么?岔開防守過人。所以說輕運球不一定慢,也有可能是一種停滯運球,懸掛運球——hang dribble。
hang dribble
這也是我們常說的拉球技術,運球瞬間利用手掌往外拉,讓球更長時間的停留在手中,使得運球稍稍停頓。但運球瞬間并不見得很輕,一般來說也是大力運球,只不過接球側手掌順著籃球反彈的力往外拉,而不是立馬將球運壓/運回來。
我們看看這圖,快節奏運球雙手都是在同一水平/1號線來回運球,節奏急促;而拉球「hang dribble」接球一側的水平線/2號偏緩,偏高,所以籃球在接球側停留的時間也更久。
拉球技術是變向的基本功之一,但只是手上功夫,變向最重要的是腳步,很多人籃球瓶頸都是過多關注手上動作,忽視了變向運球的腳步移動。就像去年有個孩子,運球特嫻熟,但就學不會后撤步,前腳往后蹬時永遠被后腳卡住。可見腳步在籃球技術中是多么的重要。
突破腳步老球友都知道有交叉步和順步兩種,那變向腳步有哪些你知道嗎?大體也分為兩種:第一種猶豫步「fake-hesitation」,代表人物艾弗森;第二種,拖曳步「shuffle」,代表人物德隆。
首先我們來看看猶豫步,猶豫步的目的是為了凍結防守,讓防守人停滯在原地,不敢輕舉妄動。然后你再利用加速突破,爆發力突破對手,這就是所謂用節奏打時間差。
fake-hesitation
如圖,在運球過程中你使用猶豫步停頓,防守人也隨之停滯。你再次加速,導致防守人未跟上你的節奏。單單看腳步的話,這是重心變化過程,你的重心在停頓時由前轉到后,加速時再由后轉到前。腳步移動也是左右各一步,或者只向突破側移動一步。
看圖中的文字和箭頭
了解完猶豫步的腳步移動和重心變化后,變向時手上動作需要變成拉球,將拉球和變向腳步相結合才是一套完整的變向動作。其次變向后一定要記得突破。ps:猶豫步變向最常見為順步突破,但也有交叉步。
拉球猶豫步后順步突破
拉球猶豫步后交叉步突破
接下來,霍伊說說拖曳步,拖曳步主要目的是帶動防守人的重心,運球通過跳步往一側移動,防守人以為你要突破這側才會跟防,隨后再體前變向/交叉步,攻擊防守著的前腳突破過去。
shuffle
如圖持球人的重心變化很明顯,沒有停頓,更多的是從一側變化另一側。從拖曳步字面理解腳步移動,拖曳即為一只腳拖著/拉著另一只腳的移動。所以多為小跳步或是跳躍墊步,往斜前方移動。需要注意,使用拖曳步時不能離防守人太近,要留足往前跳躍的距離。
大學生比賽
拖曳步在移動的過程手中動作為拉球,從而形成了一套拖曳步變向完整動作。變向后同樣要加速突破,不然前面變向是白費功夫。ps:拖曳步常見為交叉步突破,但也能順步突破。
拉球拖曳步變向后順步突破
拉球拖曳步變向后交叉步突破
最后霍伊,把兩種腳步對比一下:猶豫步是一種凍結防守的腳步,重心變化為一前一后,腳步移動為左右各一步,或只突破側一步,常常結合順步突破;拖曳步是一種帶動防守的腳步,重心變化為一左一右,腳步移動為一側跳步或跳躍墊步,常常結合交叉步突破。
艾弗森拉球猶豫步變向后突破
德隆拉球拖曳步變向后突破
霍伊全文總結一下,本推文講述了變向基礎手中動作——拉球「hang dribble」,同時介紹了變向兩種腳下動作猶豫步「fake-hesitation」和拖曳步「shuffle」:
1、拉球技術的也要大力運球,利用手掌外拉停滯籃球
2、猶豫步目的是凍結防守,常常結合順步突破
3、拖曳步目的是帶動重心,常常結合交叉步突破
4、這兩種步伐都需要結合手中拉球動作,才是完整的變向
5、完整的變向后要結合突破動作,才是完整的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