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翻到了一個評價很高但不可能會火的電影,萬箭穿心。女主的演技用精湛來講都不足以描繪,就是片子太低調,沒火。
萬箭穿心講述了九十年代武漢市一個普通婦女李寶莉從搬了新房后開始的十年心酸生活,丈夫先出軌,下崗后跳江而死,挑扁擔供兒子考上大學,兒子卻翻臉不認人,反而還把媽媽趕出家門,獨占房子。最后,李寶莉一扁擔挑著所有的家當離開了這套讓她萬箭穿心的房子。
這聽起來是一個底層婦女好心沒好報,艱辛又多舛的生活。身為女人,我非常同情她的遭遇,也非常佩服她在丈夫跳江后沒有哭哭啼啼萬灰俱滅,而是扛起扁擔挑起一家重擔的勇氣。甚至最后想起了對兒子的種種虧欠,連房子也不要了,收拾好扁擔和衣物就開始一天的辛勞了。
但是,一部好的影片只能賺觀眾的同情是不夠的,要想走心,還必須要讓觀眾看到自己的影子,并且有所感悟。我感觸最深的一點就是,不知道自己的性格局限,又一意孤行的人會過得比較痛苦。李寶莉是活生生的例子。
李寶莉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
她是武漢市一個賣菜人的姑娘,有些姿色,但是沒有文化,她善良樸實,但是為人也相當彪悍,像極了鄰家那個刀子嘴豆腐心的大姐。
電影一開場就被李寶莉給鎮住了,她吆三喝四的指揮工人們搬家具行李,言語之潑辣,行動之果敢,讓工人們都紛紛避之不及,隔著屏幕我都能感受到那股野蠻的氣息。這樣的女人必然對應著一個類似或者完全相反的男人,他的老公馬學武是后者,馬學武是一個性格懦弱的知識分子,雖然來自鄉下但母親是中學教師,算是受過教育的書香門第家庭。當初的結合必然是鄉下的窮書生看上了漂亮的賣菜女兒,賣菜女兒仰慕書生的才華,但日子久了,漂亮容顏逐漸消失,而李寶莉潑辣彪悍和自恃為城里人的脾氣卻漸長,越來越壓得馬學武喘不過氣來。于是,就有了后面的出軌和找小三,這下要強的李寶莉受不住了,她像傻了一樣坐在墻角哭泣。但是性格天生吧,哭完之后她就開始為自己討回公道。最后,為了孩子她沒有當面拆穿,但是卻將丈夫的丑事報了警,導致馬學武丟了一官半職。
電影里李寶莉的閨蜜曉景說的話我覺得是最在理的,馬學武是讓李寶莉給逼的。一個強勢蠻橫卻還不自知的女人是會把老公一步步逼上絕境的,馬學武想要的崇拜的眼神和目光在李寶莉那里找不到,于是只有向別處尋找。可惜,李寶莉從來不懂,她不懂為什么自己的付出不被重視,反被背叛,她的格局還停留在戀愛當初高人一等的幻覺中,卻不知結婚后她和老公早就成了一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這是李寶莉的第一個性格局限。
第二個性格局限反映在挑扁擔這件事上。老公跳江后,李寶莉決定一個人撐起這個家,聽聞挑扁擔比較賺錢后就開始義無反顧的出賣勞力掙錢。且不說女人挑扁擔到底適不適合,單就從出賣勞力掙錢這件事上都是沒有可持續性的,她的思維仍停留在賣菜人女兒的格局上。
更恐怖的是,她不是沒有機會擺脫這種困境。她的好閨蜜曉景有權有勢,也很愿意幫助她,給她在某個小公司里找個輕松的文員職位應該不再話下。但是她卻以這種精細活做不來而一口回絕。所以,十年后,當年的漢正街都天翻地覆了,在監獄里呆了十年的小混混出來后都知道要搞貨運物流,扁擔遲早要完,她還是挑著一根扁擔干一天活掙一天的飯錢。多年的風吹日曬讓她姣好的面容早已消失不見,反而比同齡人看上去都蒼老得多。
看的過程中心情非常復雜,一方面為她的悲慘遭遇唏噓不已,一方面又痛恨她的性格局限而不自知。同時還不時對照著自己檢查有木有類似的想法以免走上別人錯過的路。這應該就是好的電影吧。
最后,吐槽一句,電影的海報實在太爛,看完沒發現海報能反映電影的半毛錢主題,如果當初上映看到了這樣的海報,我是怎么都不會踏進觀影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