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撥回到2000年9月1日,哥哥去鎮上讀初中,每天早上6點多哥哥就吃過早飯匆匆上學去。我在大隊讀小學四年級,離上學時間還早,但此時父親已經收拾著準備干活去,母親刷鍋洗碗準備下地,我也不敢在家貪睡,因此也就背書包早早出門了。
我大概是是鄰里間上學出門最早的小學生。
冬天晝短夜長,早上出門時,屋外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村莊幽遠而深沉,我沿著一條大路走出村口,拐進莊稼地,穿過一片果園,走向學校。這樣的夜路,一直持續到初三畢業。
夜很靜,路不悄悄。
走夜路的第一感覺是“怕”。冬天的早晨,又黑又靜,又靜又黑,偶有淡淡的月光隨著刺骨的寒風撲面而來,充滿了肅殺的感覺。尤其到了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路段,兩邊的莊稼地和果園,可以滿足你任何關于狐鬼傳說的想象,稍有風吹草動就能讓人魂飛魄散。環視四周,在蕭瑟的寒冬里,就我一個小人兒在苦苦的掙扎著往前走,小心臟砰砰亂跳。
有好幾次,剛出門就后悔了,可是就是過不了心里那道“逞能”的坎,總覺得出了家門,就得硬著頭皮往前走。
從沒想著會遇到拐賣兒童殺人搶劫之類不法分子,倒是真的很怕“鬼”。我們大隊的小學是修建在一塊墓地上的,學校門口不遠處還有座小墳堆,偶有人在那里燒紙祭奠。每次經過那個墳堆我就毛骨悚然,為了壯膽子,我試著哼起了歌,哼著哼著就唱起了剛學的《保衛黃河》,倒不是想著借此歌曲的宏大氣勢震懾陰魂,卻心想著我給你唱歌,你不要來嚇我,咱們彼此交換。
捱過那段路,進了學校總算是長出一口氣。拿了鑰匙去開教室的門,不料發現鎖子是開著的,頓時,剛剛緩過神的大腦又繃起了神經,拔掉鑰匙,撒腿就跑,感覺有人在布局誘我上套,跑到操場時,雙腿已經發軟... ...
后來,我早上出門時,順路去叫上同班的小伙伴,小石。每次去時,她媽媽正在招呼他上初中的哥哥吃飯收拾書包,小石還在被窩。不管是愿意還是不愿意,小石都會被從暖暖的被窩里拽出來。那時候特單純,也不管人家怎么想,每天都愿意去叫他,去等他。
小石的媽媽一再叮囑我們要互相幫助,好好學習,不要只顧著玩。可是出了門,我們就把這話忘了個一干二凈,就小學那點課本內容,還真用不著天不亮就去學校刻苦奮斗。
兩個人,嘻嘻哈哈一路打打鬧鬧就到了學校,到了學校也不讀書, 一直玩到其他小伙伴們先后到來。現在還真想不起來,兩個人在教室里有啥好玩的。后面同村的另外兩個小伙伴也加入了我們的隊伍,于是我們的隊伍一下子熱鬧了不少,我們的夜路記憶中歡樂多多。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哼唱著流行歌曲如《站臺》、《流浪歌》等到學校后,天還黑著,就去班主任老師的宿舍取鑰匙。那時候,各班鑰匙一般都掛在各班班主任宿舍的門把手上。我哼著歌到了老師的住宿樓下,早已驚動了老師,老師想著天黑就打開自己屋子的燈,方便我上樓取鑰匙,不料我并不領情,一抬頭,看到二樓班主任的屋子窗戶亮了,我給小伙伴說,老師起來了,等我取了鑰匙再下樓,我發現燈又關了,然后我們哈哈大笑說老師好懶不起床。
時間久了,全校老師都知道,早上有幾個毛頭小子早早到校,影響他們的休息。有老師甚至在教師例會上提出,讓我們班主任勸我們早上多睡會,來晚點。
上初中后,早上報道早,晚上要上晚自習,所以我們都是披星戴月去,披星戴月歸。
冬天去學校的時間,差不多正是一天溫度最低的時候,大家包裹的嚴嚴實實,但是仍然有很多人生了凍瘡。有小伙伴偷偷帶了火柴出來,在路邊點一堆火苗,取暖驅寒。
通過中學的大路要穿過一片莊稼地,每年秋天,路邊都會堆滿被舍棄的玉米秸稈,正好成了我們冬天取暖的干柴。于是在每年冬天點火取暖是上學路上的必備風景
。然而,面對著一堆又一堆玉米秸稈垛,小伙伴們實在難以按捺住內心的喜悅,天色剛剛涼透,尚不夠寒意,就有小伙伴圍著竄起的火苗,歡呼,尖叫,好似來到了蒙古的篝火晚會現場,又似回到了遙遠的原始部落
。有人帶頭,就會有人助興,每天都可以看到火苗,甚至于一天好幾個。結果,還沒等到最冷的時候,路邊的秸稈被大家燒完了,真正需要點火取暖的時候,沒東西點了。只好凍得瑟瑟發抖。
等到春暖花開,天氣越來越暖和,各種新鮮的水果逐漸成熟啦,一個個小吃貨都是流著口水,四處找貨。
于是,下晚自習后的回家路,便成了小伙伴興風作浪、頂風作案的夜路。桃、李、杏、草莓、西瓜、石榴、蘋果等有啥順啥,往往是踩爛的、扔掉的比吃掉的多。
大家很是喜歡這種刺激的感覺,甚至有晚上住校的小伙伴,常常半夜翻墻出來偷水果吃,套用現在流行的說法,哥不是為了偷水果,是為了享受偷水果的過程。
這自然也是給周邊村民帶來了無盡煩惱,校長在學校大會上也是三令五申,仍然擋不住這一波熊孩子的任性。
還記得有一次,幾個小伙伴偷蘋果。正在大家手忙腳亂之際,只聽有一個說,我記得門口這棵樹蘋果太綠,你們從里面給我兩個彩色的蘋果。彩色的蘋果?大家一愣。有人道,綠色也是彩色的。原來,這家伙本來是想說要兩個紅一點的蘋果,不料,嘴一抖,說成了彩色的,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還有一次雨后,大家三五成群結伴回家,有個哥們特意背了個空書包,計劃大干一票,邊走邊給大家描繪自己的藍圖,并慫恿我們同行的幾個一起。不料大家似乎意興闌珊,念頭不大,尤其是最近周圍村民正在嚴打嚴抓,嚴防死守。
大家正在猶豫之際,就看到前面不遠處有一個手電筒在晃動,感覺是有看果園的果農在向我們走來。就這樣,大家一步步靠近,卻聽到手電筒處傳來一聲,在叫我的名字。原來是我爸爸。雨后路途泥濘,爸爸感覺路不好走,拿著手電筒來接我。大家長出一口氣。帶頭的哥們連連嘆氣,為失去這次機會遺憾不已。
隨著校車的推廣和學校住宿條件的提高,現在的孩子已經沒有機會體驗這種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