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婷婷愛甜不愛酸
01
臨近國慶,宿舍的孩子們鬧著要計劃路線出去玩,8天假期,被她們安排滿的像是8個月。就在大家興致勃勃地訂票定賓館時,舍友小娟突然說:“國慶你們出去玩吧,我就不去了。”
“什么嘛,說好了大家一起出去玩啊,你現在不去了,多掃興啊”舍友小瑤說。
小娟低著頭,不說話。
“8天誒,你要在宿舍待到發霉嘛?”
“你來新疆這么久,連周邊都沒去過,你確定不要出去漲漲見識嘛?”
大家七嘴八舌地勸她,小娟的頭更低了,停了半晌,她說:“我國慶真的很想跟你們一起出去玩,但我真的沒錢。”
宿舍突然詭異的沉默,在這個自顧不暇的大學里,交情好我可以幫你買個東西帶個飯,但一提到錢,大家自覺地提高警惕,錢對于沒有生活來源的我們來說,真的是個視若珍寶的東西。
我們每天都在哭窮,雙十一后分分鐘剁手吃土,天天在朋友圈里曬自己的悲慘生活狀況。你們是調侃,但小娟是真沒錢。
02
新生報道那天,宿舍里亂作一團,我們在四處打量新宿舍的環境,爸媽在一旁給我們收拾床鋪。
小娟推門進來的時候,我們一度以為她是某位新生的家長,她極瘦且黑,背著一個大的編織袋,手里還拉著一個行李箱,沖我們笑的時候,那口白牙锃亮锃亮的。
然后,她吭哧吭哧爬上床,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自己的床鋪,其熟練程度,挑剔如我媽都說,這姑娘真能干。
后來我們才知道,她來自河南焦作,從焦作到烏魯木齊,34個小時的車程,從沒坐過火車的她,一個人就來了。我們問她為什么不讓爸媽送,她笑著說,來新疆的車票太貴了,還是自己一個人來省錢。
至此以后,“省錢”就變成了她生活的唯一要義。
我們躺在宿舍逛淘寶買那些花哨但不實用的衣服時,她在兼職;
我們去逛街看電影時,她在兼職;
我們去胡吃海喝時,她還在兼職;
她做了那么多兼職,但她一直缺錢花,每個月600塊錢,我們實在不知道她是怎么活下來的。
暑假她去杭州打暑假工,被機器燙傷了半個大腿,老板讓她帶薪休息幾天,她買了管燙傷膏,涂上去然后問老板,:“我不休息繼續上班能不能拿兩份工資”?
老板看著眼前小小的她問:“你干嘛這么拼命?”
她依然低著頭說:“我們家沒錢。”
最后,暑假兩個月,她拿了8000塊錢工資
她回家的第一件事是給她媽買了一個洗衣機,她媽有腰傷,彎腰久了根本直不起來。她還給她爸買了瓶酒,他爸嗜酒如命,小時候喝醉酒他爸差點打死她,她媽拼死護住她,那大棒子才沒落在她的頭上。她還給她老弟買了個四驅車,帶兩個馬達的那個,她弟眼饞了很久一直沒舍得買。
剩下的錢,她全部留在銀行卡里,這是她全部的家當,她需要精打細算才能勉強支付學費和自己接下來的生活費。她媽媽種的菜,今年收成不好,他爸在家閑了半年,家里支付他弟弟的學費都成問題,她說:“她怎么好意思問家里再要錢。”
03
看著她紅著眼跟大家道歉,我突然間很心酸。步步緊逼她的我們真的很討厭。我們用那些所謂的詩與遠方,逼她一次又一次低頭對我們說“對不起,我沒有錢。”
她到底錯在哪?
那些所謂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那些誘人的“生活不只眼前的茍且,還有詩與遠方”于她而言,都抵不過她媽媽的笑臉。
她小心謹慎地經營著自己的茍且,如履薄冰般,她自卑于不能參與我們的活動,不能融入我們,所以她一次又一次地跟我們道歉。
我們理所因當地抱怨:“你怎么又這樣,真掃興”
殊不知,真正錯的離譜的是我們。
你們身邊也一定有這樣的同學,她們家境貧寒但努力生活,她們拼命想融入你們但沒錢。我想告訴你們的是:
第一:請你們一定不要用上帝的視角來同情她們,她們一點也不可憐。她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家庭環境,但是她們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她們小心翼翼地態度讓你嗤之以鼻,而你呢,換作她們的境地,說不定早已崩潰。所以多換位思考,體會她們的艱難。
第二:請你們一定不要抱怨她們眼界狹窄,你覺得她們的生活每天枯燥無比,從來也不出去旅行開拓眼界。但你捫心自問,每次出去旅行你是不是只是為了發到朋友圈的那一刻接受大家的贊嘆,你看到眼里的,裝進心里的究竟有多少。而她們的內心世界說不定比你豐盈的多。
第三:如果每個月給你600,你能活下去嘛,如果沒有家庭的幫助,你能繼續無憂無慮嘛?她們每天都給家里打電話詢問父母的情況,而你呢?如果不是要錢,你多久才撥通一次父母的電話。生活已如此艱難,她們更是難上加難。她們的自卑,忍讓,不是你攻擊她們的武器,即使你是無心的,也足夠殘忍。
04
多點寬容,多點理解,多點體諒,平行世界,多元生活,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故事。
最可怕的是你總用自己的價值觀去捆綁他人,你向往的生活方式不一定是最適合別人的,你努力想去改變的也不一定是對的。
做好自己,尊重身邊的每一個人,只要她善良,只要她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