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在所有與月亮有關的詩句里,我最喜歡這句。單看總覺得是一種浪漫的鄉愁,竟不像是杜甫寫的,但是聯系上下文,終歸不是異鄉人的鄉愁那么簡單。戰亂紛紛,書信遲遲,離亂之際惦念起無法聯系的胞弟,家國愁緒齊上心頭,又何止鄉愁。乾元二年,安史之亂,杜甫在秦州憂心如焚,也只能望月長嘆。
這一年的秋天,同樣在秦州,也就是今日的甘肅天水,杜甫還惦念起李白,迎著天邊的涼風,他忍不住問:“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你看,在異鄉的秋天,總是容易讓人惦念起故人故鄉。
詩人如是,凡人亦如是,古人如此,今日你我,亦如此。
不記得這是在異鄉過的第幾個中秋,這些年的中秋,在上海看過煙花,在麗江賞過月亮,在嶺南泡過酒吧,真成了“細數十年事,十處過中秋”。此處飲酒,彼處品茶,唯獨故鄉的秋天,年年缺席,歲歲空白。
我們怎么就回不去了呢?
出走經年,并沒有“歸來仍是少年”那檔子事,歲月最是無情,在異鄉年復一年,多得是兩手空空的,不再年輕的年輕人。關于未來仍有許多熱切的想象與期盼,回鄉,只占很少很少的比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我們不愿回去,但每逢佳節,鄉愁依然是共同的疼痛。
此時此刻,不知你身在何方,是長途奔襲回到家鄉,還是獨自在異鄉,亦或在旅行的路上。不知你那邊是晴是雨,你是否仰望天空,還是低頭玩手機,是否與人把酒對月,還是打開餓了么叫一份單身宵夜。
我沒有什么祝福或安慰要給你,我只是希望,若你獨自一人,恰好點開此文的時候,能明白你并不孤獨。
古往今來,月亮還是那一輪,而有著相同愁緒的人,從來不止你一個。
所以有李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所以有李煜“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所以有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所以,你當明白你并不孤獨:“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所以我趕在出門前匆忙敲下這些文字,希望某個獨自一人的你,能明白你的孤獨,并不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