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菜市場,最初的印象,就是十字路口兩邊的小攤位,總有一些腐爛的菜葉被扔在小攤販的身后。后來城市管理加強,小菜市場的攤位被集中在了統一的農貿市場里。印象中污濁的空氣,半透明的大棚,雨天里,潮濕臟亂的地面。各種味道的吃食,蔬菜,魚類。雜亂地排列在一起。
再后來,隨著一次一次的整治,分區更加合理,攤位的構架更加人性化,我也更愿意去了。
清晨的菜市場是熱鬧的,大大小小的飯店里都過來,選購蔬菜。看到,嗯,有些人開著三輪車,大包小包的挑選著。那些蔬菜,在他的眼里,一閃而過,我仿佛看得到,那些蔬菜被送進廚房,然后變成各種美味的,料理被端出來。
精明的主婦也喜歡清晨,去菜市場,據說,這時候的稱,是小販們給經常進貨的飯店老主顧們條的標準稱。而過了中午,來城變成了零售稱,缺斤少兩是免不了的。很多鄰居都曾經告訴我,作為主婦,都是早晨,送孩子去讀書以后,順便去菜市場走一圈,回來的時候一整天的,飯菜都有了。
我想一個合格的主婦,應該是在一天之內,應該是在早晨,送孩子的途中。便計劃好了,一天的美味吧。
我不是合格的主婦,因為每次我都是到菜市場自由發揮,看到新鮮,肥嫩的蔬菜,便會忍不住出手。經常是買多了或者買少了,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浪費。
我很少注意多少今天比昨天,大白菜又貴了幾分錢。我在意的只是菜新不新鮮,然后買菜,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