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花了一個晚上的時間,梳理了這星期的知識點,并做了一個思維導圖,當完成的那一刻,滿滿的成就感,感覺棒極了。以前對于學習,我總是追求數量,對啥事都一知半解,每天學的很雜,但很充實,自我感覺很好。等到真正使用時,才發現原來之前學的很膚淺,用起來特別費勁。在那時刻,我深刻體會到了:“研究透一個點是多么重要,那如何才能研究透一個知識點呢,首先你必須樹立強烈的目標感,你要知道你為什么要學它”。
比如說:我學java就是為了將來有機會從事區塊鏈相關的工作,我學吉他是想將來能夠去酒吧做兼職,我寫作是鍛煉我的思考能力。但有的時候,你很想學某個技能,但三分鐘熱度過后,就一下子失去了動力,找不到學習的目標,沒關系,沒有學習目標也要強行給自己一個學習目標,比如說出教程。我在學Spring框架的時候,只是把他當做一個知識點,所以,動力也就僅限在使用,但我突然想出個教程,也就是教會別人使用Spring框架,那這比我之前的目標就明確很多。
以教為學,學習某個技能的目的,就是教會別人也學會這個技能。我在許岑的精品課上聽過這么一個故事:
許岑所在的培訓機構,需要招聘一名英語教師,當時應聘的是一位年輕的女子,她說:她除了會英語還會日語。許岑就好奇地問:“你怎么同時會兩門語言”。那位女老師說:她本來是不會日語的。不過有一天,他一個朋友打來電話,問她有沒有認識的日語老師,因為她朋友學校馬上就要開日語班了,但是原先談好的日語老師臨時變卦走了。那位女子就問:“你們開的是什么班呢?”朋友回答說:“日語初級班”。女子回答:“這個我可以教”。于是,那位日語女教師就去報了一個日語培訓班,學了一個禮拜后就去帶學生了,奇怪的是,她教得不錯,學生還都很喜歡她。這真是一個以教為學的典型案例。
女教師的經歷給我很大的觸動,學習原來還可以這樣,回想我們自己學習的目標,就是要學好,不過,學好的這個目標太寬泛,于是,很快我就迷茫了,遇到不會的,如果不重要就過,很難深入思考。但如果我們在學習的初期帶有強烈的目標感,那或許我的學習效率會高出很多倍。
也許你覺得日語女教師的案例有點不可思議,很難模仿,但你至少可以把你所學知識教給家人、朋友。如果你實在找不到“學生”,你可以把自己當學生,可以出教程啊,然后發布在網絡上,供大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