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翻日歷,2016年的3月即將過去,我似乎已經給自己放了很長的假了。仔細回想,記憶里并沒有大段的時間可以拿來給自己浪費,畢竟學生時代永遠有課業至上的壓力在(當然這無可非議);而之后即將來臨的入職生活里也并不太會有多少時間由我發揮。索性就在這“偷”來的時光里任性一回。
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手機和電腦占據了我生活絕大多數的時間,游戲,社交軟件(還有一些自己也不知道是啥的東西)可是當我真正有許多時間的時候,卻特別想放下它,放下一切社交軟件,也許逃離這些喧囂,會發現人生靜謐的美好不會被別人打擾。
跑步,健身,以前總是少有動力,如今或許是不能讓自己每天只剩下好吃懶做,或許真的意識到健康的身形的重要,又或許大汗淋漓的感覺其實真的很不錯。培養一個好習慣不容易,幾個月的時間堅持到不討厭,那就繼續堅持下去吧。
尤克里里,做了這么許多年的音樂白癡,童年又缺乏接觸音樂的經歷,如今自己終于可以折騰一番了,不為了取得多大成就,只為了好玩,簡單易上手,現在真的是愛上了,每一天一點進步,逐漸聽得清晰的旋律都可以讓自己興奮好一會兒,不知道自己能堅持多久,但此刻最重要不是嘛。
看書,各種書,歷史,小說,社論,每天一點點,一支筆,一個本子,有時候摘抄,有時候評論,從沒發現原來自己可以兩三天讀完一本書,也從來沒覺得現在的生活有什么不好。
或許很多人會疑惑我為什么不去旅行,大概是因為時機不對,在隨時待命有可能入職的情況下不想安排一次倉促的旅行,大學時代,去過一些地方,常常是不計后果,出發就好了,怱促的趕路實在是破壞了印象中很多的美感,我們被教育成了信奉“在路上”的小孩,可是我還是期待有一個完美的旅途,我可以深入那個地方,深入那些美景,我可以不是只看到它的人山人海,以及它標榜在攻略上的風光旖旎,我可以慢下來,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心去感受自由的靈魂。
既然不能去旅行,就讓思想和靈魂自由飛翔唄。有書有音樂還有健康的身體,畢竟如高曉松所說,生活不應該只有現實和茍且,還要有詩和遠方,蘇軾老先生說,人生無味是清歡,放到生活上,偷得浮生半日閑,做點好玩的事情不也是清新恬淡的快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