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一直在得到上學習古典老師的《超級個體》課程,受益良多。今天開始寫筆記與大家分享。開始之前,有兩點我想說。首先,我的筆記中有些文字是引用自古典老師的專欄文章,應該標注的還算是清楚。其次,我的筆記不是簡單的摘要筆記,是精讀筆記。會掰開揉碎地分析概念,并且用我自己的框架進行表述。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個概念叫做復盤,是精進的法門,是刻意練習在目標和執行上的方法論。本次筆記是對古典老師今年三月份的專欄文章的精讀。
我會談什么樣的問題:
1. 什么叫做復盤?
2. 如何進行一次成功的復盤?
3. 復盤實踐中有什么技巧?
什么叫做復盤?
古典老師給出比較明確的定義:
復盤就是將做過的事,重新推演,從中總結成功的經驗,發現失敗的教訓。
從這個概念中我們能夠得到什么呢?我試著來解析了一下。
首先,復盤的對象是已經做過的事情, 也就是說之前已經有目標,有行動過程。
其次,我們要把做事情的過程進行推演。要推演整個做事過程,復盤時我們就還要記得這個過程。所以我們復盤要即時,因為時間越長,記憶損耗越大,過程就越不清晰。
第三,反思是要看我們做的整個過程究竟怎么樣,而要知道究竟怎么樣,是需要有參照標準的,這個參照標準就是我們之前所定的目標。如果我們之前目標是不清晰的,甚至沒有目標,我們的參照標準就會沒有或者不清晰,我們反思的效果就可能不好。
第四,復盤推演之后我們要得到的是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這個地方就要看我們分析的能力。
總結一下,從上面的概念中我們就可以知道以下幾點:
- 復盤是嵌入在一個大的體系中的。古典老師用了據傳是柳傳志先生所用的PDF模型,Preview,Do, 以及FUPAN (突然出現的漢語拼音讓大家都覺得好尷尬)。Preview就是前面所設置的目標,Do就是做事情的過程,然后才是FUPAN。如果要深刻認識復盤,就是需要認清楚復盤所在的整個體系是什么樣子的。
- 復盤要即時。所以古典老師才提出,“今日事,今日復”這樣一個說法。
- 目標要清晰。只有目標清晰,行動的時候才有的放矢,最后復盤的時候才有比較明確的參照標準,失敗與成功的方面也就一目了然。
- 復盤分析力很重要。這個所謂的復盤分析能力貌似是一個很抽象的東西,看不透摸不著,這個怎么提高?靠運氣?其實解決這個問題的就是古典老師在后面就提到的復盤流程。好的流程一定能帶來好的思考深度。復盤的流程有四個步驟“回顧目標-評估結果-分析原因-發現規律”,并且古典老師還對這四個步驟進行詳細的解析應該如何思考,才叫做好的復盤。有了這些步驟以及步驟下面列的一系列思考題,只要我們按照步驟走,按照問題想,就能夠提升我們復盤的分析能力。這個地方不得不說一句,把一個很抽象的概念進行步驟化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 上面的幾個要素是相互聯系的,大有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意思。做事情的整個體系,復盤不及時,目標不清晰,分析沒有章法,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影響其他環節的執行。所以他們之間是一種乘積關系。
根據上面五點,我總結了下面的一個復盤公式:
復盤成功度 = 做事結構完善度 X 預設目標清晰度 X 事后復盤即時度 X 復盤分析力
有了上面這個公式,如何進行一次成功的復盤就變得非常的清楚了,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進行討論的問題。
如何進行一次成功的復盤?
古典老師在專欄里面所講的復盤的流程,其實是最后一個環節復盤分析的。我上面總結的那個公式其實是比這個要涵蓋的范圍廣的,所以下面我就從我總結的公式的角度,加上古典老師的流程步驟,來對成功復盤的過程進行一個解析。既然是乘積的公式,不能有數為0,哪一的提升都會帶來整體效果的提升
首先,“三件事+回顧”搭起做事框架。“三件事”是古典老師在長期做事的過程中摸索出來的比較好的設立目標的辦法,把每天必須要做的三件事情寫出來,其他的事情有時間就做沒時間就算了。這個方法抓重點,簡單易操作。是很多人實踐的設立目標的好方法。早上三件事設立目標,然后當天把這三件事情做了,晚上進行回顧復盤。這就是我們做事情的框架。
其次,三件事必須是清晰明確可完成的任務。我們在列每天三件事的時候,不能籠統地說讀書、回郵件、見客戶。這個樣子沒法好好做事,也沒辦法復盤。那么應該如何設立三件事的目標呢?古典老師在講到這個問題的時候說要用很多人都熟悉的SMART法則(Specific、Measurable、Attainable、Relevant、Time-based),具體來說就是事情具體,可衡量,可做到,與其他目標有相關性(我今天目標跑10公里,是為了減肥這個長期目標),以及有截止時間。
第三,復盤及時,“今日事,今日復”。
第四,復盤分析力。這個部分是建立在前面的基礎之上,是對前面所有過程的回顧和反思。上面我說了,古典老師已經把步驟和每一步需要思考的問題做了一個詳細的列表,但是我在實踐的過程中發現,古典老師的列表可能適合團隊或者公司環境,我根據老師的列表,稍稍改了一下做了一個個人的回顧反思列表(見下圖,聲明:列表中的問題都是古典老師的idea,我只是減了一些題目,改了改表述)。
從上面可以看出,回顧并不只是晚上的反思日記,是嵌入你整個做事體系中的一部分,也是對你整個的做事體系做的一個回顧反思?;仡櫡此嫉臅r候,我們反思的是什么呢?反思的是人、事、物、環境,是我們的行為以及行為背后深層次的邏輯。我們在反思的基礎上對這些進行調整,實現上述各個要素的全面升級迭代。
這就是刻意練習,這就是精進,從而成為高手的心法。
復盤實踐中的小技巧
有人也需還要問一個問題,每天都問自己這么多問題,累不累啊?
兩點。第一,好的暫停是為了更好的前進。第二,回顧流程可以方便化的。我在幕布上面給自己做了一個每日復盤模板(如下圖)。每天跟著這個模板設立目標,進行復盤就可以極大節省認知資源。
謝謝大家的關注,祝大家日日精進,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