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推薦了《記事本圓夢計劃》(#30天專注橙長計劃#洪一的手帳圓夢計劃Week 1 - 簡書),熊本正壽先生的這本書可以說開啟了我的手帳圓夢之旅。按照該書步驟制作了精心分解邏輯嚴謹的夢想和行動記事本后,覺得和我想象中那種每天一頁滿是手繪膠帶的可愛手帳還有蠻大差別。但是想要漂亮又內容豐富的手帳做起來似乎有點難度,很幸運我又遇到了奧野宣之的《活用一輩子的筆記術》,為我打開了另一扇手帳的大門。
這種我們通常念叨的手帳有個時髦的英文名叫Lifelog,俗名人生筆記。學了行動記事本后發現,那種無處不在的“自我管理”其實會造成一定壓力。另外,行動記事本主要體現的是計劃,以及比較簡單的執行情況,但是可能與事實不符,或者無法留下細節。而Lifelog卻主要記錄已經做過的行動,讓人輕松開始,并可真實留存當時的自己。有點像小時候被老師要求每天寫的日記,但是日記有字數要求,并且自省的內容較多,每天睡覺前要寫作其實是件門檻比較高的事。但是Lifelog是利用碎片時間記錄行動的,既可寫也可貼,輕松的形式讓人可以長期持續下去。
使用Lifelog有三大原則。1、一體化。將所有的信息集中到一本手帳上。2、依時間排序。不需要分類,按照時間順序逐步寫。3、索引化。將手帳上傳到印象筆記等軟件中(書中用的是自制Excel索引,也要與時俱進嘛),方便檢索。為什么是這三大原則呢?因為要充分地利用Lifelog,不僅要隨時記錄,更要重讀去了解自己的成長。如果一開始就有多本手帳且總是要考慮分類的事情,可能就會因為太過于麻煩而無法再堅持下去。有了電子化的方式,想要找某本筆記就非常容易。
記Lifelog的步驟也非常簡單,就是三步:1、書寫。按時間順序寫下自己一天主要的行動。你只要從每天記錄流水賬開始,從自己的飲食起居、工作學習和旅游娛樂等開始記錄。2、剪貼。選擇各類紙質資料、或印出照片剪貼在本子上。一開始并不需要學會手繪、復雜的排版,或是了解太多筆記本、文具的種類,先當好自己生活的記者,再慢慢學習做編輯也不遲。3、重讀。定期重讀筆記,回顧初心,感受成長。記錄是過去的自己留言給未來的自己。有時候我們走得太快,忘了為什么出發。重讀Lifelog,能幫助我們不斷地修正自己的道路。
奧野宣之先生的這本書還介紹了很多記錄的技巧和堅持的方法。這本書是臺版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下載電子書閱讀。讓我們一起毫無壓力地開始做手帳吧!
鏈接:http://pan.baidu.com/s/1i5pwHUH 密碼:6w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