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拆文《女人別到中年,才懂得手里要有點錢》
這篇文章扎得我生疼。我才知道,為什么這些年我不想出去吃飯,不想去KTV,不想和誰玩。我曾經問過老公我是不是有病,他說你不是病,是病得不輕。我真的沒病,是沒錢。
其實我一直都沒錢,只是那時候用錢的地方少,那時候父母還年輕,那時候孩子還小,那時候物價不高......
最近幾年,我感到生活壓力越來越大,我分明就是文中的表姐。我連一碗麻辣燙都不舍得吃,因為用這一碗麻辣燙的錢買菜,夠全家人吃一天了。
我過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
年輕時不懂得理財,我只算計著如何花錢,如何省錢,卻沒有想過如何去賺錢。人到中年,不得不因為錢而算計著生活。
蘇格拉底說:人的兩只腳不能同時踏入同一條河流。時間永遠回不去,現在的我除了那點死工資,還是不知道如何來增加收入。
十天前,在寫作群姐妹們的幫助下,我開始了解理財基金,買入了100元的基金,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翻看支付寶,關注著昨天的收益,今天早上,我打開界面,昨天的收益顯示的是-0.12,這是我買入10天以來的第一次賠錢。盡管這樣,我還是很興奮,因為我已經賺了4塊多了。
也許,決定你有沒有錢的,不一定是嫁得好不好,而是你有沒有理財的思維。女人四十,如果你手里還沒有錢,就學會理財吧,這樣,你的人生才更有底氣。
觀點:一個女人如果到了這個年紀,還沒點錢,你連中年都沒有,可能老年都沒有。
框架:1234+觀點+金句
故事1:和表姐去逛街,表姐不去咖啡店,而去很遠的超市買礦泉水。
故事2:有個姐姐步入中年后迅速長胖變老。
故事3:小姨快40歲離婚了,但是小姨看得開,人顯得更年輕更漂亮了。
結論:所以我覺得,一個女人,無論是職業女性,還是全職媽媽,或者就是單身主義者,無論選擇什么樣的道路去過完自己的這一生,都得手里有點錢。
學會理財,盡量人格獨立,等生命賜予我們的所有優勢,都沒法加分的時候,也不至于老得悲哀,活得劣質。
金句:
1.女人天生就帶著付出和照顧家庭的基因,這個是再有責任心的男人也比不上的。
2.當一個女人,開始對生活失去盼頭,開始對自己厭惡和放棄,因為物質拮據而沒辦法從容時,就開始進入了人生的下滑道,很難再翻身。
3.她能這么看得開,不是境界多高,閱歷多廣,而是一定程度上因為她自己有錢。
4.有錢,她才能從容,才能有底。她才能在選擇離婚或者不離婚的時候,是用兩個人的情感去做判斷,而不是物質去捆綁自己的手腳。
5.當一個人,不需要因為錢去算計生活,才能去好好享受生活。尤其是中年女人,手里的錢,不僅僅是物質保障,更多的時候,是對抗生活挫折時候的勇氣。
6.紅塵本來就是破的,干嘛非得看破它。有錢,你才能說自己不看重錢,看過大山大海,才能說自己身在泥潭也甘之如飴。
不足:
本文就像是一篇馬后炮,只說了人到中年沒錢會怎么樣,有錢會怎么樣,并沒有說怎樣才能到中年有錢。所以,我認為若是講一個年輕時奮斗,中年生活有底氣的故事,或者把小姨年輕時的奮斗史寫出來,文章就更豐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