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件事是絕大多數人擅長的。半途而廢。學英語,減肥,存錢,看書。。。
?????? 為什么毅力這個東西是別人家孩子才有的?
?????? 吳軍老師寫了自己對一萬小時定律的理解,想必一定會加深對于堅持的理解。
吳軍:首先談談關于格拉德威爾《異類》這本書中的幾個觀點。格拉德威爾主要談到了智商、10000小時、運氣和家庭環境。這些條件都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但沒有一個是充分的,甚至加到一起也不充分。
?????? 智商的問題比較簡單,太低了(格拉德威爾的標準是120)就很難成功了,這個結論很殘酷,但它是事實。
?????? 大凡成功的人都有運氣的成分,而且他們都承認這一點,而不是過分炫耀自己的能力;反之如果他們遇到挫折,他們會檢討自己的問題,而不是怪罪運氣。
?????? 家庭和生活環境的影響非常重要,敢于把這一點說出來,也是要非凡勇氣的,因為這可能一棍子打倒一大片。但是家庭和生活環境不是簡單地以經濟收入和地區發展程度來劃分的。好的環境必須有利于人在身體和心智上成長,能夠培養他們對生活積極的態度,激發他們的潛力。
?????? 講到這里,你可能會想,那自己不就是沒有希望了嗎?也不盡然。雖然我們不能保證誰一定成功,但是,總有好的方法和更有效的途徑。世界上沒有絕對對和錯的方法,但是有好壞之分。因此我就以我的經驗,談談什么是好的方法,和一般人對10000小時理解的誤區。
?????? 10000小時對訓練一個人的技能,甚至對做出一款好的產品,都是必要的。沒有這個保障,一切免談。但若是有人簡單地認為自己在一個領域做夠10000小時就能出類拔萃,那就大錯特錯了,這只不過是一個必要條件而已,遠不充分。很多人在對這個問題的理解上有四個誤區,他們把10000小時的精進過程想歪了。
誤區一:簡單的工作重復10000小時。低層次的重復。
誤區二:習慣性失敗。這一類人和前面講得正相反,他們好高騖遠,他們不注重學習,懶得總結教訓;同時臉皮還很薄,也不虛心請教。
誤區三:林黛玉式的困境。她很有內涵和才氣,想問題想得很深,但這也是致命的弱點,她的才華越高,在自己的世界里越精進,對外界就越排斥(當然外界也排斥她)。有兩類科學家,一類是掌握了一個方法,研究什么都是一流的,他們越往后路越寬,比如愛因斯坦;但是也有一類,路越走越窄,比如發明晶體管的夏克利(也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最后無法和工業界和學術界的同行交流。你會發現生活中有大量這樣的人。
誤區四:狗熊掰棒子。10000小時的努力需要一個積累的效應,第二次的努力要最大程度地復用前一次努力的結果,而不是每一次都是從頭開始。
?????? 有一點需要反復提醒,只字不差的閱讀 。經過一段時間學習,養成一種大多數人沒有的能力:深入思考能力。用上一周的時間,通過 仔細閱讀一篇文章并深入思考,最終掌握一個概念已經非常不容易。
反思:
?????? 關于10000小時的思考。智商不算好也不算壞,運氣還算好認識笑來老師能認識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不看重運氣,看重實踐的過程。家庭中父母還算開通,雖然文化不算高,但在學習上總是無條件支持的,當初才上班時全靠父母支持才能邊工作邊讀書,做到現在的職業。
?????? 10000小時自己中自己犯了第四個誤區,沒有形成積累效應。第二次努力要最大程度是復用前一次努力的結果。
??? 這個問題上還沒有想通,初步想法:1.閱讀方法通用,學會這種方法用于其他專業書藉也是同樣使用?那第一次努力的方向是基礎技巧性學習?如閱讀方法,EXCEL使用,WORD的使用。PPT的使用。在基礎技能熟悉上,第二次努力就能復用前一次結果,并提升效率 。2.做事時先想清思路,做正確的事比正確做事重要,而做正確的事在于信息量足夠多,認知能力強。提高元認知能力是基礎。3.有好的心態。認識自己的不足,持續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