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他吃同一個人的奶長大,他出生后,他母親就死了,但他是少爺;他出生后,母親就走了,他是仆人。他第一次說話,喊得第一個名字是“爸爸”,他是阿米爾;他喊的第一個名字是“阿米爾”,他是哈桑。他倆形影不離,一塊放風箏,一塊爬山,在書上刻下自己的名字。每當阿米爾被人欺負的時候,哈??偸橇x無反顧的站出來保護他,我曾以為這是哈桑的奴性,后來發現不是,而是因為他們之間有著深厚的友誼。
當他們追趕被切斷掉線的風箏的時候,哈桑總是能知道風箏落地的地點,哈桑問他為什么他總是知道?哈桑肯定的說我就是知道,然后反問,我什么時候騙過你。阿米爾輕聲說,我怎么知道你有沒有騙過我。哈桑就發誓,為了你,我寧愿啃爛泥。阿米爾又問你真的會為我啃爛泥?哈桑十分堅定的說我肯定,但是又問阿米爾你怎么忍心讓我啃爛泥。這里我看到朋友間的不公平,也為后來埋下伏筆。
他是主人,他是仆人;他是普什圖?,他是哈扎克;他是遜尼派,他是什葉派;這些從他們出生起,他們的命運已經被分隔開。哈桑對阿米爾說::為你,千千萬萬遍。就像剛開口說話時,哈桑開口喊的第一個名字阿米爾,哈桑保護阿米爾,為阿米爾承擔錯誤,為了幫助阿米爾贏得比賽,得到爸爸的認可,寧愿被屈辱,也一心為阿米爾,就像他所說的:為你,千千萬萬遍。阿米爾喊的第一個名字是“爸爸”,他為了得到爸爸的認可,掩飾自己的懦弱,,在哈桑在為他追趕掉下來的風箏時,被別人屈辱,盡管他看見了,聽見阿米爾說我們是朋友,但他懦弱的天性使他選擇逃避。他討厭哈桑的勇敢,討厭哈桑的殷切,討厭哈桑的真誠。甚至對哈桑的愧疚都成了對阿米爾的折磨。阿米爾最終在這種折磨下,犯下了罪惡。他把錢和手表藏在哈桑的床墊下,趕走了哈桑。
也許,命運的不平等,注定他們無法成為朋友,盡管彼此都認可對方。二十年后,阿米爾重新回到阿富汗,尋找自己重新成為好人的路,也許是命運的使然,也許是輪回的因果。哈桑死了,阿米爾為了救回哈桑的兒子索拉博,被阿瑟夫打的將近死掉(阿瑟夫就是侮辱哈桑的人),盡管被打的遍體鱗傷,但他卻笑了,因為他心里解放了。這些年一直活在對哈桑的愧疚當中,身體上疼痛使得他心靈上得到釋放。索拉博用彈弓把阿瑟夫左眼打瞎,他們逃了出來。這里我想到哈桑為了保護阿米爾,用彈弓對著阿瑟夫,威脅他如果不放過他們兩,就把他變成獨眼龍。這句話,被哈桑的兒子索拉博實現了。也許這就是命運的輪回。
索拉博隨阿米爾回到美國,但是索拉博因為父母死亡,受到虐待,患上了自閉癥。最后,阿米爾帶索拉博去放風箏,阿米爾為索拉博去追風箏的時候,轉頭對索拉博說:為你千千萬萬遍。這里,我看到阿米爾是真正勇敢的奔跑。就像哈桑為他追風箏時,說的:為你,千千萬萬遍。
《追風箏的人》,這本書我是懷著沉痛的心情讀的。剛開始我討厭阿米爾的懦弱,討厭阿米爾的自私,為哈桑感到不值,為命運的不公感到憤然。但是后來感受到了這本書的精髓。同時也對阿富汗的歷史有了直觀的了解。當罪惡促進善行時,就是贖罪。這里我看到人自私的本性,但是也看到了友情的偉大;看到了不公平的命運,也看到了輪回的因果。
我羨慕阿米爾,有這樣一個為你,千千萬萬遍的朋友。但是我也有幾個愿意為你千千萬萬遍的朋友。
寫到這里,你們幾個的面容在我心里浮現。愿我們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