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泰大廈,康泰旅行社的崔潁總經理給四組成員提供場地,聚會分享《冬天的作為》。美女帥哥,香茶果品,冬日里的春天。
崔穎崔總從事旅游行業20多年,團隊目前有40人左右。每次聊起她的旅游,“就像打了雞血一樣”的充滿激情。無論是國內線路,還是國外品牌,她對線路內涵深度和外延廣度的深入解讀都讓人耳目一新。她們不以價格競爭市場,以線路特征,以旅游品質,成為龐大的旅游業的領頭雁。她們提供的旅游目標,不是顧客到那里去過,她們更想給顧客的是,在旅游中有深層次的歷史人文體驗和價值感受。這可能就是《冬天的作為》里”堅持貼近顧客”最生動的詮釋。之前聽她分享過,2017年5月,三天內接待3000人的祭祖團隊,在一個縣城,吃住等資源嚴重欠缺,來團人數無預期的增加,祭祖計劃無條件的變動,祭祖人員無厘頭的要求,各種無法想象和面對的難題,都被她們攻破,成功滿意完成接待。這里面,蘊含的是企業員工日常的培養,員工對所從事的事業的使命感,責任感,價值感的體現,在關鍵時刻,員工能量的釋放,完成了一個大的難題。
執著于洛陽文化,做品讀洛陽城的年輕的王洳沫王總,聊起來自己的事業,心態輕松神態自如,好像她不用考慮投入和收益,好像她有堅強的資金后盾。能從她身上品到的就是一種對洛陽的熱愛,對老洛陽文化的熱愛。即便是2003年SARS期間,萬人空巷,導致旅游行業寂寞慘淡,她也云淡風輕,她的心里,沒有冬天。心里沒有,那便是沒有。
王光耀王總,做房地產,房地產可能是最容易受國家政策調控而受影響的行業。在行業的冬天來臨時,轉移戰場,從一線城市轉移到縣城,同樣品質的樓盤,以較低的價格銷售。為了回避行業的寒流,謀生存,圖發展。品質和價格都是硬道理。
大家交流,說到重慶的房地產,是性價比最高的,重慶推出和打造了幾個優秀的房地產品牌。好的政策也是產生好企業的沃土。(題外話)
陶蕾和魏總的發言交流,針對國有企業和私人企業…………(有待補充)
樊河波樊總,從代理哇哈哈,到投資擔保,曾經是洛陽金融行業的精英,是那種胸中有天地的大男人。在他眼里,企業沒有冬天。無論外在環境如何變幻莫測,泰然自若,如如不動。年有四季,月有圓缺,事有成敗,利有厚薄,來去自如,何時不是春天。
王麗:冬天來了,不只是為企業診斷,多數老板很清楚自己的問題在哪里,比如人才欠缺,但是如何找到適合的人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王總提到的核心是,冬天來了,發現問題不難,難的是如何解決。
趙留萍:對《冬天的作為》做了最細致的品讀,給了最詳細全面的分享。1.信心,是企業人最寶貴的品質,既看到“危險”,又看到“機會”,堅守做企業的信心和信念,不忘初心,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2.釋放員工能量,員工是企業競爭力的最直接的體現。產品的質量,服務的質量,都取決于員工的能力和素質。3.貼近顧客,談到生活中的一些商家“不能貼近顧客”的困惑,現場企業家解讀,我們從中受益,原來,商家表面上的“捆綁顧客”,實際上是一種策略。價值是企業和顧客共同創造的,如今信息渠道廣泛,顧客改變著傳統的消費者角色,也參與到產品的生產中來,參與到價值的界定和價值創造過程之中。私人訂制的生產方式,產品體驗的銷售模式,或許就是顧客最直接的價值創造案例。研發各種創新之道,貼近顧客。
就如何貼近顧客的問題,大家提到克里斯丁酒店的種種制度:充分信任顧客制度,實行離開酒店不查房制度(讓我想起來在澳門威尼斯酒店的經歷,早上離開時只把房卡交給服務員就ok,真爽,不用等著查完房無損壞無消費才能走,節省時間又有被信任感,感覺在這兒被極度尊重,自己立刻腰板都有再挺直點的感覺)。酒店對顧客任何不違法的要求都可以答應的制服,比如,因為酒店服務的一點閃失,答應顧客離譜的要求,為顧客的行程買單。做感動顧客的事情的制度,全程陪同境外顧客看病。銀潤物業,為業主解決任何生活中的問題,晚上九點,業主需要膠帶紙,一個電話,很快幫忙解決。
這樣的企業服務制度,第一次聽到,那樣的決策者領導人,該有多大的格局才能做到這樣,這種貼近顧客的創新,不僅僅是技巧不僅僅是策略,應該是有一種做事業的大氣魄在里面。
牌麗麗:用企業的方向和定位穿越冬天。十幾年做珠寶鑒定的工作經歷,經常接觸境外的珠寶商。臺灣的珠寶款式重視經典家族傳承,香港重視新穎滿足現代和潮流感。前者,定位于精神追求,不只是做生意,做買賣。滲透著自己的家族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比如精致,愛心,尊重生命,崇尚自然。如此定位做成百年老店者甚多。
在中國大陸,珠寶走入尋常百姓家,是物質富足的體現。但隨著人們精神追求的不斷提高,珠寶和文玩被賦予宗教信仰和文化寓意,人們佩戴和收藏起來。無論是真文化或者被文化,人們通過佩戴收藏,越來越接近某種信仰。信仰的建立,對國人,也是一種新的定位。
從珠寶定位聊到國家發展定位。中國,最近幾年的改變越來越明顯,傳統文化信仰成為國家宣傳的主流,成為民族方向的大道。無論是電視節目宣傳,還是平面廣告,動態廣告:家庭和諧,孝道,中國夢……隨處可見。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力量,國家有希望。這是一個國家的定位,也是人民的追求。
一個企業,如何培養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也來自于如何定位。任何入職者所需要的首先是收入,其次是價值觀的實現和體現,然后是個人成長。雞蛋從外部打破變成荷包蛋,從內部打破生成小雞。企業能從自我做起,創造自身的生命力,形成有勃勃生機的企業文化,何愁不能把三無員工變成人才,何愁不能培養和留下優秀人才。定位就是方向,就是結果。
獨特的牌麗麗的見解迎來大家熱烈掌聲,是因為我們從她的見解中看到了我們讀書會自己的定位和方向:精神追求,書香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