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迷茫到清晰
--《柏永輝:1小時教你輕松規劃職業生涯,讓你少走彎路》聽后感
作者:譚子羨 ? ? ??
很多人可能會有這樣的感受,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忙,卻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那么,你又是否有真正想過自己到底喜歡什么,要追求什么,現在做的事情是不是適合自己?每一年的跨年倒數,相信大家在朋友圈看到最多的一句話不外乎是“新的一年重新開始,做新的自己”然而,事實上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人呢?新的一年真的是新的自己嗎?
今天的話題可能比較沉重,但愿你能在讀完這篇文章后從迷茫的自我中走出,給自己一個清晰的定位。
首先,我們來自問自答:2017第一季度即將結束,你離你夢想是不是又遠了一步?筆者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我離我的目標更近一步了,不信翻開你自己的朋友圈,與一年前的自己對比一下。
這是一條一年前的朋友圈,和很多大二的學生一樣迷茫,不知道讀電子商務有什么意義,考研、考公務難道就是為了找一份薪水一般而又穩定的工作嗎?但是我知道能讓人安穩和出眾的就是你的能力,并且這種能力是別人無法復制和替代的。用了一年的時間,我才開始逐漸清晰認識到自己應該擁有什么樣的專業技能和具備哪些專業素質。
那么這一年我都做了什么事情?首先要更新自己的認知,因為認知水平決定你的時間分配,決策力度和關注點。一直重復你上一年的年度計劃又有什么意思呢?多去吸收多方的看法,并獨立地思考出你自己的觀點。其次是給自己制定階段式的小目標,這個目標是要具體的、切實可行的。比如六級要考過500分。然后是從事一份與你專業相關的工作,這個是用來檢驗你是否真的熱愛你的專業,自己是否能勝任這樣一份工作,需要提升的地方是什么,到底是考研還是工作等等,這一系列的問題都可以在實習工作中得到解答。最后是專業知識的積累,大一大二的我跟大多數人一樣,覺得在大學里學習的東西沒用,然而并不是的。你覺得沒用,那是因為你層次不夠。
為什么這么說?
在柏永輝老師分享的職業生涯規劃課中,提出了職業規劃的“三步走”戰略。
第一步——人崗匹配
第二步——人人匹配
第三步——人企匹配
第一個階段老師就強調專業課的修煉,月薪沒有過萬的職場小白就是要多看專業書,成為從事領域的專家。生產力鐵三角不成形,技能不過關,效率自然就上不去。那么又有人會問,我每個月都看十幾二十本專業書,怎么還是原地踏步?這時你得反思,你做了讀書筆記嗎?能用一句話概括你看的一本書嗎?有沒有形成你自己的思想?讀書固然重要,但你一定要有自己的專業知識體系,這樣才能更好地為上級解決問題,洞察用戶需求。
第二個階段你已經從職場小白晉升為職場經理,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素養,你要培養的是人際溝通能力,懂得如何高效搭建項目團隊,了解每個人的行為與作風,大家可以和諧相處,高質量的完成team?work。從管理學的角度看,領導就是領導者運用其法定權力和自身影響力影響被領導者的行為,并將其導向組織目標的過程。
第三個階段你經過多年打拼,成功進入公司的首腦層,這時你更多的時間是花費在企業發展戰略制定上,你要有自己行業的專家人脈圈?(大概一年要認識200個人),才能在第一時間抓住行業紅利,為公司的長遠發展謀福利。其實,這就需要運用到我們在大學里學到的《企業戰略管理》和《企業電子商務管理》。
現在說完,你還會不會覺得學校學習到的東西沒用?一個人的認知會影響你走多遠的路。職業生涯晉級之路就好像之前大熱的《陰陽師》,當你決定去闖關升級,脫非入歐,那么你一定要去修煉的非常專業,否則是沖不過這個關卡的。
修煉路上誘惑繁多,清晰的定位,強大的自制力和精準的時間管理將會是你的制勝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