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1月22日下午四點十分, 點擊藍色字體在閱讀中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濮陽市全民閱讀促進會、龍都校園閱讀聯盟、濮陽市四中激請您一起到市四中報告廳參加“在閱讀中提高學生核心素養”沙龍(點擊上面藍色字體,觀看直播,錯過了直播,點擊仍可以看回播)。屆時全民閱讀促進會魏勝先會長、市教研室張自福主任、市新華書店劉學武經理和市四中功勛教師任銳鋒老師將和大家一起交流討論。
? ? 書籍是人類記錄傳遞科學文化的載體,人們經常用“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一千古絕句,來強調我們要不斷地從書本中汲取知識。也就是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一定的閱讀能力,永遠無法用書籍中的“泉水”滋潤自己的心田。
? ? 關于閱讀量,好多名家都通過自己的閱讀經歷提出了一些想法,已故的中科院院士張光斗說:“如果一本書10萬字,那么每個中小學生每年讀40本書,一年就是400萬字。”著名童話作家孫幼軍說:“以平均每本書10萬字計算,中小學學生每個月至少應該讀一本,認真地讀,而不是走馬觀花,能讀兩本更好。”前國家教委柳斌主任說:“每天課外讀一篇千字文,應該是個基本的要求。如果能做到,則一年之內,可達到36萬字,十二年則可閱讀430多萬字。所以,中小學階段閱讀500萬至1000萬字應當是合適的。”
? ? 但是從目前情況看,中學生閱讀數量普遍不足、閱讀質量普遍不高的現象還相當嚴重,必須引起老師們的高度重視。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們老師大都覺得讀書所帶來的改變是一件很緩慢的事情,而考試就擺在面前,不如多講幾節課、多做幾道題來得直接,效果更顯著。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說:“閱讀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學生學習越感到困難、在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閱讀。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較長時間的曝光一樣,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的頭腦也需要科學知識之光給予更鮮明、更長久的照耀。不要靠沒完沒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閱讀、閱讀、再閱讀——正是這一點在‘學習困難的’學生的腦力勞動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閱讀不僅能使某些學生免于考試不及格,而且還會發展學生的智力。‘學習困難的’學生讀書越多,他的思維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躍。”
? ? 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閱讀的功效不僅僅能豐厚學生的文化積淀,而且幫助點燃思維的火花,發展學生的智力。
? ? 蘇霍姆林斯基也在告誡我們:閱讀不僅僅是語文教師的事情,它對于任何一個學科來說,都是非常必要的。重視閱讀的教學,通過培養閱讀品質,提升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促進學生逐步形成學習能力,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職責所在!
? ? 我們也應清楚地看到,面對考試這根指揮棒,追求“短時效應”的現象還一時難以杜絕。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拓展學生課外閱讀空間、增加閱讀容量及提高閱讀質量,需要全社會的關心支持,需要聯動課內課外共同發力!
? ? 自今年9月,全國小學和初中統一使用“部編本”語文教材后,主編溫儒敏就成了家長和老師追逐的對象——接下來語文到底怎么學?怎么考?
“高考命題方式正在進行很大的改革,而且在悄悄地改”——閱讀速度,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現在是9000字,將來可能增加到1萬字;閱讀題量也增加了,今年的題量,不是題目的數量,是你要做完的題的體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
? ? 溫儒敏繼續透露,高考的閱讀面也在悄悄變化,哲學、歷史、科技什么類型的內容都有。現在閱讀的要求遠遠高出了語文教學平時教的那個水平”。
? 因此,第十期鳳鳴沙龍我們交流的話題為“在閱讀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祝賀鳳鳴沙龍已成為四中校本教研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更為了鳳鳴沙龍能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我們本期沙龍特意邀請了一直在關心、關注、支持鳳鳴沙龍的濮陽市全民閱讀促進會魏勝先會長、市教研室張自福主任、市新華書店劉學武經理和我校在閱讀教學中成效顯著的任銳鋒老師一起和大家分享交流!
? ? 我們堅信,學生在真正經歷過扎實的閱讀過程之后,一定會成為素養能力強的學生,我們的教育教學一定能迎來一個新的春天!? ? ? ? ? 歡迎其他老師、朋友通過以下三種形式參與討論交流、分享您的經驗:一是參與現場互動,二是通過世紀華語直播下面的互動欄參與討論,三是把自己的觀點發到梧桐書社讀書交流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