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的清風吹得樹葉沙沙作響,小蟲有節奏地唧唧叫著,還有此起彼伏地蛙聲一片,夜晚奏鳴曲正式開始了。親愛的,你聽到了嗎?在這個美麗的夜晚,我想把我和蟬的故事說給你聽,你愿意聽嗎?無論你在哪兒,美好的我們終會相遇。見與不見,在一起。
鳴蟬樹林兮。那些激情四射、天天喊著知了知了、引吭高歌的蟬,今晚跑到哪兒去了?我怎么沒聽到我現在最想聽到的、最熟悉的蟬鳴呢?哦,我明白了,這個有著風、有著特有清涼的夏夜不屬于我的蟬。蟬的世界是那個酷熱難耐的三伏天,叫得最響的時候是那個烈日炎炎、進入燒烤模式的時刻。蟬對我而言有著特別的感覺,從小在農村長大的我有著太多太多關于蟬的的記憶。
我記得父親帶著小時候的我,隨意找一個小樹林,父親用鐵锨平著把地表面的土除去一層,就可以看見圓圓的蟬的幼蟲知了龜的小窩,我的任務是把知了龜從小窩里拿出來放到早就預備好的桶里,就這樣大約半個下午的功夫,我們就可以有幾百只的收獲,回家之后用鹽水腌著,等進去咸滋味之后用干鍋煎著吃或者用鍋蒸著吃,是不可多得的美味,可以讓那時缺吃少穿的我們享受大餐。
我記得每天都要在傍晚時分掃自家院子,邊掃邊看就可以發現很多有點透明的小洞,只需用手指頭輕輕一摳,就可以發現知了龜,但也有偶爾摳了螞蟻洞的時候。更好玩的是一家人在院子里邊聊天邊吃著晚飯,有時感覺腳癢,用手一摸,原來是一個知了龜爬了過來。
我記得在出知了龜的季節。每逢下雨天,雨下得稍微小的時候,我就迫不及待地穿著雨衣到外面找知了龜。因為找的次數多了,憑直覺或經驗就知道哪兒的知了龜多,一般從家出來就直奔目的地,有好多知了龜的窩被雨水沖開變大了,所以下雨過后的大窩里面有很大可能,藏著一個知了龜。有時窩里的知了龜一動不動,請別擔心,知了龜活得好著呢,因為水把知了龜淹得暫時失去了知覺,一動不動只是假象。過不大一會兒,知了龜就可以恢復知覺,先是一只腳慢慢動了起來,繼而又可以爬了。有時我還能從小水洼里撿到知了龜,知了龜在窩里一感覺到有水,就著急爬出窩,但終究敵不過雨水的侵襲,暫時失去了知覺,正好被我撿了便宜。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知了龜可以賣錢了。有人到村里中心街上打著個燈籠,邊上放著個水桶,拿著一大把零錢,就在那兒專門收購知了龜,每個可以賣到3分錢至5分錢。從此以后就改變了農村人自找自吃知了龜的傳統習慣。對于那時普遍缺錢的農村人來說,找知了龜的目的就變成了換錢,貼補家用,很少有人再吃知了龜了。寫到這里,突然想到那首詩,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應運而生,我也有了一個專職工作就是找知了龜。那時候我還小,干農活是頂不起個大人來的。父母就利用我找知了龜的專長,安排我到離家約三里地的一個叫王家屯的地方去找知了龜賣錢。因為離家遠,所以要早走,很多時候太陽還沒落山,手里拿著標配,一個手電,一個結實的方便袋,沿途會看見很多在地里干活的農民,到現在我也不知道那時候為什么會感覺很丟人,心里別扭的很。我記得當時盡量把手電藏在身子后面,就好像所有看到我的人都知道我要去找知了龜一樣,心里慌亂的很。
到了目的地,那片很大的樹林子,我才算是英雄有了用武之地。我的心情終于放松下來,把丟人、別扭、慌亂拋在了腦后,這才是我的主場。我長了一雙善于發現知了龜的眼睛,還長著善于奔跑的雙腿。要想找得多,眼、腿、手缺一不可,必須高度配合。眼睛負責快速發現,腿和腳負責快跑過去,手負責拿住,稍慢一步,可能前功盡棄。因為找的人很多,很可能讓別人拿走被自己發現的勝利果實。也有被兩人同時發現的時候,誰能更快拿到,誰就是贏家。那時大家很講“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規則,也沒見誰因為找知了龜而吵嘴打架的,大家只是稍有遺憾,就又去找下一個了。
那時候找知了龜人多到什么程度?那真是人山人海,沒有邏鼓喧天,只是一道道手電的亮光在夜里閃耀。大家玩笑話說,人比知了龜還多,但最后每個人都可以滿載而歸,現在想想,找知了龜的人雖比知了龜多,但終究是人找知了龜,而不是知了龜找人,最終還是人的收獲大。
每天晚上的找知了龜于我而言就是一場激烈的戰斗,那片樹林就是我的戰場。我從小就是那個父母、鄰居眼里能干的孩子,我要找得比姐姐弟弟多,我要贏得父母的表揚。就單找知了龜這一件事,我也要和自己比,今天晚上一定要比昨天晚上找得多。和別人比,要最大限度地找得比別人多。為了完成心中的目標,我一晚上就在那片樹林里不停地找,不停地跑,那地不僅高低不平,軟不拉塌的,還經常有石頭、坷垃、草什么的,找知了龜的戰場可以說是深一腳淺一腳,磕磕絆絆地。
整個手電照著的是樹,眼睛看的也是樹,哪兒還顧得上看看腳下的路,被磕倒絆倒那都是家常便飯,破點皮、劃道口子、出點血那算什么,誰還顧得上那些,干正事找知了龜要緊,爬起來再跑,爬起來再找。我心中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找到盡量多的知了龜,好讓父母表揚、姐弟羨慕。現在想想,那時候的自己真是為了句表揚不要命啊,是多么地活在當下,心無旁騖啊。
在那片樹林的中間地帶,還有一大片墳塋。我那時候還小,對墳雖沒有太大的概念,但也知道里面埋著的是什么,走到那兒,后背還是冷嗖嗖地。自己找知了龜心切,也顧不上害怕太多,再加上找的人多,也減少了我的些許恐懼吧。
那時候每天晚上在那片樹林子里,我至少要轉悠4、5個小時,再加上找完之后,還要再走三里地回家。我現在都算不出來那時候每晚要走多少步?只記得當時蹆是軟的,不停地打著哆嗦。不像我們現代人每天開著車上下班,需要借助工具數算每天走了多少步。
書歸正傳,我那時每晚至少要找四、五百個知了龜,每個能賣到3、4、5分錢的樣子,好的時候大約能收入2元多錢吧,正是靠這筆巨大的收入,我們家買了奢侈品,為家里每個家庭成員都換了一種布質的新腰帶。
我漸漸長大了,功課也多了,干地里的農活我也頂個大人了,找知了龜的事也和我漸行漸遠了,成了一段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壞的人生經歷。但是他已經融入我的骨髓,化為我的血液,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當然我的關于蟬的記憶還有很多很多,估計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而幸運的是我成家之后住的小區門口還有幾棵大柳樹和兩排白楊。孩子小的時候,以陪孩子玩的名義還去找過幾次知了龜。每次大抵還能找幾個,也算過了小時候找知了龜的癮。現在孩子也大了,時間少了,也沒有興趣了,我也沒什么理由再去找了,小區熟人多,帶著孩子還可以說孩子要找,可以拿孩子當幌子。也不知為什么,大約是兒時找知了龜換錢的丟人心理一直在,到現在我也很難做到,面對很多熟人,很坦然地找知了龜。估計這是自己的心理問題,以后探討。
到現在每每開著車走到小區門口,看著別人在找知了龜,還是有點眼熱,心里有點癢,也有下去找地沖動,這么想著想著就進入小區了,就打消了這個念頭。對此說不上有多遺憾,但心里還是有很大渴望的。
對我而言,蟬鳴是夏天的標志,是夏天的符號。每年聽到的第一聲蟬鳴,都會帶給我一種發自內心的無限大的驚喜,每年我都把第一次聽到的蟬鳴作為我的夏天的開始。我無法想像,在我生命中的某一個夏天,如果聽不到蟬鳴,我會是怎樣一幅遺憾、失落的樣子?不至于像丟了魂吧。而我卻知道每一個我聽到的蟬鳴的夏天是那么地自然,妥貼,是一種不可或缺的享受。
寫到這兒,又聽到了蟬的聲音,風可能小了,天又熱起來了。我知道蟬是屬于夏天的,我愛夏天,我也愛蟬。與其說是我愛蟬,其實我更愛的是獨屬于自己的那段記憶。
這些文字是我內心的流淌,記憶的重現。很簡單,就是突然想寫出來,不寫出來感覺憋得慌。就像有人說,小鳥為什么要唱歌?是因為小鳥心中有首歌。這些文字對你而言可能毫無意義,因為你沒有這段經歷,而于我卻是意義非凡。也可能你和我恰巧有了共鳴,這也與我無關,只是這段文字恰好喚醒了藏在你內心深處的記憶。你有共鳴也好,感覺無意義也罷,我們終究是生活在同一個世界,同一片天地之間,我們最終是合一的。
回頭卻不是從前,再見已不是少年 ???。愿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現在的我也成了遍身羅綺者,吃知了龜也成了我的家常便飯。突然記起魯迅先生的雜文《為了忘卻的記念》,我記錄下來,就是為了記念那段揮之不去的兒時記憶,為了自己忘卻的記念。其實我知道,那是忘不了了的,他已經長在我的骨頭里,我在他在。就把為了忘卻的記念作為這段文字的題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