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不吃,就餓一頓,下頓自然就會吃了。” 微信媽媽群里蹦出這樣的文字。
下面跟著是幾個媽媽的贊同,樂樂媽也很贊同。
樂樂對于吃飯這件事情一直表現的不是那么熱衷,經常是你把飯做好了,這家伙看到你遞到她嘴邊的勺子就是一個大角度扭頭,你遞左邊她扭右邊,你遞右邊她扭左邊,總之就是堅決不吃。樂樂媽經常被氣得跳腳,卻拿小家伙毫無辦法。
有時,樂樂也會突然胃口大開,樂樂媽喂的時候嘴巴自動張開,有時還嫌喂的慢,“嗯嗯”提示媽媽趕緊喂給她吃。這個時候,樂樂媽總是心花怒放的,但又不敢多言,生怕下一勺遞過去的時候,嗯,這個不能說。
漸漸地,樂樂媽發現了一個規律,一旦有一頓樂樂吃的比較好的話,下一頓就肯定跟你玩左躲右也躲的游戲。不過假如有一天都不怎么好好吃,只是應付差事般吃兩口,那第二天就會胃口大開,給樂樂媽一個驚喜。
這以后,就算樂樂不吃飯,樂樂媽心里雖然還是會有點小抵觸,忍不住想發貨,但終究都是忍住了。每次樂樂媽都在心里想,“算了算了,不吃算了,就算餓一頓也無妨。” 但每次還是心有不甘卻也無可奈何。
說到底,還是因為樂樂相對于同齡的孩子體重偏低,甚至比小了她半歲的9個多月的小嬰兒體重還要輕。樂樂媽怕樂樂吃的太少,營養跟不上,才會各種擔憂。
這時,樂樂媽突然想起一件跟吃飯完全沒有關系的事情,是媽媽在一個親子類公眾號上面看到的一篇文章。8歲的兒子要選課外課,這位媽媽在心里幫兒子定了幾個自己覺得好的,但依著一個母親對兒子的了解,她知道兒子心里想選的課程肯定跟自己推薦的不一樣,對于兒子要選擇的課外課媽媽心里當然也是很清楚。
等開始選課的時候,媽媽就開始賣力的向兒子安利自己想讓他選的那些課程,然而兒子并沒有被媽媽的說辭所打動,依然堅持自己最終的選擇。媽媽沒有強迫兒子去選她想要他選的課程,但兒子看到媽媽那么努力的想說服自己,就同意了解一下媽媽所推薦的課程,過程中對一些不太了解的課程有了全新的認知,雖然最后還是堅持了最初的選擇,但兒子表示以后如果有機會會嘗試別的科目看看。
令我感動和佩服的是這個媽媽整個過程沒有任何強迫兒子的想法,更沒有要替兒子做選擇的想法,因為她堅信,兒子雖然還小,但他已經有了自己判斷事物的能力,也需要自己來承擔所有的結果。
其實從一出生,不只是嬰兒自己在渴望著獨立,家長們也是在想方設法地讓孩子獨立,比如想辦法斷掉夜奶,早早的讓孩子練習自己吃飯。
然而在越長越大的過程中,很多家長卻試圖鉗住孩子的雙手,鎖住孩子的大腦,想盡辦法讓孩子向自己希望那樣長大。
樂樂媽突然醒悟到,餓樂樂一頓,或許對樂樂只是尊重了她此時并不想吃飯的權利。
有句話說得好,我不知道我想要什么,但是我知道我不想要什么。
尊重孩子的不想要,也是一種愛的方式。
無戒365天日更營極限挑戰? 第6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