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堅持6:30起床 然后有條不絮地安排一天的工作
下心思準備早餐 中餐 晚餐
每個月固定存款
每隔一段時間策劃一次旅行
我有個朋友就是這樣,雖然自己平時是個不愛循規蹈矩的人,卻忍不住喜歡她‘模版式’安排自己生活的樣子。看似每天都重復著一樣的程序,但活著的質量卻比我們高得多。這種態度感覺對一根頭發絲兒都會無比認真,有細致規劃的生活感覺好厲害充滿好感,因為這樣子看上去人生都掌握在手掌心似的。
面對人生,有時候心生飄渺,好像自己是一粒塵埃,隨時都在等候發落,充滿了不安全感。我不知道哪里有個大坎,哪里是終點。有時候甚至覺得連生命都不完全屬于自己的,隨時都會被搶奪。
所以遇到這種主動去施展人生的人就容易心動,因為大多數時候,我看到的,是被動地被人生支配的人。
上個月,她剛從麗江飛回。我們都感到驚訝,因為曾經我們討論過麗江是個被過度開發而失去原味的地方,期望值降低很多。事實上,它已經失去了令人向往的民族特有的樸素以及一定值的特色。所以,她回來后,一眾挪揄她。
可是她說:“確實是被商業化了,它最美好的時候還沒被挖掘,原汁原味我們未及品嘗,但其實也不晚,它仍保存著一些舊時的風貌,只是大概是人聲過于鼎沸,奪走了它一部分氣息。不過最重要的,是我再也沒有錯過它了?!?/p>
時間和所有的事物都在運動,它曾經最誘人的歲月我沒有趕上,當下的時光自有當下的景,當下的景自有當下的旅人。
聽起來也挺有道理,接著我們又問她接下來準備去哪兒。她回復還在尋找下一個地方。
我們也對她的資金來源表示好奇,因為都是普通的工薪階族,不僅沒有太多的時間,也沒有太多的錢。
然后她告訴我們,她每個月的工資都會劃分成三份,一份是生活費,維持衣食住行;一份是旅游資金,攢夠了就準備去往下一個地方;還有一份是‘不動產’應急用的。至于時間,是靠自己擠的。
聽完我就膜拜了,同樣是二十幾歲的人,認識的人中,大多都是得過且過,應付式的,失去激情的。而面對金錢時,她們有些是肆意揮霍,信用卡刷爆幾張,每天拆了東墻補西墻;有些又是對自己的花銷刻薄及了,渾身上下都寫著 ?。∈?!??!但并不是說省有什么不對,個人的生活方式而已,但我更傾向于投資自己的理財方式。
健康 金錢 時間都同樣重要 年輕的時候要管理好
我呢,是個沒什么規劃的人,對未來也沒什么憧憬,不定目標,覺得啊,就這樣順著日子走好了,平淡無奇,無波無瀾。好像什么都不缺,細細想想,其實什么都沒有。
曾經以為自由是振翅而飛,身無旁物。隨地而棲,不求目的地。這樣的日子長了,便覺得過分輕盈而乏味,抽離這個俗世太長,似乎感覺不到分量了,不像個自然人。
獨自一人經過了很長時間的思考,慢慢確認原來自由要與束縛并肩同行,才更入味三分。而自由并不是毫無條件與底線的無拘無束。
人生,總是要負重而行,腳印才會清晰。
把規劃列成清單,并在時效內去完成它。生命的質感會高很多吧。
有一些事情,一定要趁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