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學習機械專業的,做畢業設計的時候需要用到兩個比較大的軟件,一個是Premiere,這是一個用來制作3D圖形的,可能學工科的都或多或少有接觸過,另外一個是ANSYS,這個是用來做有限元分析的,整個軟件都是全英文,沒有一點點漢字,學習起來的難度特別的大。
我做畢業設計比較的晚,差不多是在截稿前的15天才開始動工,在年前老師就讓我們把這兩個軟件下載下來自己先學著,不然做畢設的時候肯定不行的,當時也沒有太在意,直到快要交稿子了才急起來,沒有辦法,只有硬著頭皮學了。
本文主要講的是對于一些比較難的軟件,應該怎樣學的方法,希望我的方法會對你有幫助。
2
對于這樣的大型軟件,在安裝的時候就會給你一個下馬威。
Pre軟件下載下來3.34G,安裝下來后7G
ANSYS軟件下載下來7.06G,安裝下來后14G
前三天的時候,我主要的工作就是下載和安裝軟件,特別是安裝ANSYS軟件,真的是快要把我整瘋了,不知道錯了多少次,每次安裝好了以后就是打不開,而每一次安裝基本上就要花費2個小時的時間。
中間還有一個小插曲,安裝了3天,這個軟件怎么都安裝不上去,我想畢業設計沒法做了,加上時間那么趕,我就在QQ上面找了一個代做畢設群,幫忙做一下分析,結果,被騙了30塊錢,說來慚愧,那只能自己搞了。
最后終于在室友的幫助下,終于把這個軟件安裝好了。
3
總結了一點經驗,安裝的時候要注意這幾點:
看
一是下載的版本是否和你電腦的位數是一樣,一般分為2種,64位和32位,比如PS,AE等都會有兩個位數。
二是看哪種版本適合你現在用,比如PS會有cs5;cs6;cc等等。
三是看你是需要破解版還是原版,怎么樣做到不收費安裝好。
學
安裝的時候一定要找一份比較詳細的安裝教程,一般網上都有。
另外安裝之前去各大論壇看看安裝的時候可能會出現的問題。
做到心里有數后,學著安裝教程安裝。
我安裝了3天就是因為流程圖里面的最后一個步驟忽略了。
總之,成功的安裝好才是學習的第一步
4
我是如何學的呢?因為時間比較趕,所以不可能所有的功能都去學習,那么我就挑我需要用上的去學。所以這時候特別不推薦你用“我要自學網”了。
找資源
首先我把和我論文相關的所有的關于這兩個軟件的教學視頻全部找了一遍,很幸運,Proe基本上找了一個一模一樣的教學視頻,但是ANSYS只是找到了一些相近的視頻教學資源,沒關系,也能用。
我用了半天的時間
照著練
我打開了這兩個軟件,把教學流程下載在手機上,在電腦上面按照這個教學視頻走了一遍,他點哪個鍵,我就點哪個鍵,這時候就會出現相應的效果,噢,原來這個效果需要用這個功能。
操作了兩次以后,基本上就知道每個鍵的功能了,這樣就實現了我對這個軟件陌生到熟悉的一個過程。
最重要的是,這些操作基本上和你所需要畫的圖的操作一樣。
我用了半天的時間
直接上手
有了上一步的熟悉過程,我就直接開始干了。
首先把參數設定成自己的參數,然后一步一步的來,遇到不懂的,看一下教學視頻,基本上就懂了。
我用了1天的時間
補充
在做的過程中,總會有一些小細節是教學視頻沒有提到的,這時候你就可以針對性的查一下這種情況需要怎么處理,基本上百度上面都會有。
不過這個過程比較艱難,因為經常會遇到一些小麻煩,比如參數錯誤,誤差太大,等等
這個過程所需要做的就是修正了
我用了1天的時間
5
當然,肯定很多人就要說了,你這是一種臨時抱佛腳的方法。確實,我承認,這是一種臨時抱佛腳的方法,因為雖然臨時解決了問題,但是你對這個軟件沒有一個宏觀性的認識,那么再遇到別的問題,可能你就不會了。
確實是這樣的。
但是這種方法也不是完全沒有可用性的,特別是在處理一些緊急的事情的時候,但是你又對這個方法不懂,那么就可以采用這種方法。
這叫針對性學習。
6
那么有沒有比較好,比較快速的方法去學習這樣的軟件呢?比如PS,AE,3DMAX這樣比較難學的軟件?
我在《我把一切告訴你》這本書中看到一種方法,叫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學習。什么意思?
文中的藍小雨想要學習室內裝修設計,而且他只用了15天的時間就比較精通室內設計了,他怎么做的呢?
第一步他在網上通過各種搜索,包括請教朋友,把能夠搜集到的關于室內裝修的效果圖找了5000張,所有的必須要求是大師的作品。
第二步,就是需要下苦力了,他先把每一張圖的設計進行拆分,拆成客廳,臥室,衛生間,等等,依次去看他的設計風格是什么樣子的,為什么要這樣設計?越看到后面,速度就越來越快了,他發現其實很多設計的套路都是一樣的。
第三步,臨摹,他找來一張白紙,把吊頂蓋住,他想如果他是設計師,該怎樣來設計這個吊頂,于是就用筆在蓋住的部分畫出吊頂,如果覺著不好看,那就再來一次,知道自己覺著滿意為止。
就這樣,通過不斷的練習,基本上就可以把這5000張大師的作品記住了
7
秋葉PPT的營銷總監秦陽曾經說過他怎么學習PPT的,方法類似,他找了很多的淘寶上面的設計圖片,這些圖片一般都特別的精美。
他就用PPT一點一點進行拆解,試著把它做出來。
做完一張,他就對PPT的功能使用有了很多的了解,最重要的是靈感會有很多。
就這樣,拆解完一張再拆另外一張,慢慢的他會發現其實都是有套路的。
其實對于很多的軟件應用,基本上功能大家都是知道的,但是為什么做出來的效果不一樣呢?
因為你看到的優質作品太少,靈感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