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終于,我還是有拖延癥的人,本篇復盤應該在31日完成的,拖到今日。今年2月開始書寫每月復盤,短短3篇,細細讀來,也是驚喜。它們像車轍一樣,清晰的映照出走過的路和經歷的心境以及收獲的錦囊。5月這么精彩,復盤不容錯過。
“凡選擇必有歧視、凡競爭必有成本、凡政策必遭遇對策、凡爭奪必有妥協”
以上是得到薛兆豐老師對北大經濟學課第一季度內容的提煉總結,就佩服這樣精煉提純的點評,簡短有力,發人深省。于是,5月復盤也想描摹總結四個短句:凡業務必有流程、凡收獲必有讓渡、凡困難總有辦法、凡經歷必得錦囊。
5月的時間分配可以劈成兩大塊,前半月忙答辯,后半月跑醫院。
歷時許久的學位答辯工作在5月進入到尾聲階段,答辯說明會上伏案桌前填寫申請書那一刻,內心百感交集。去年同期,正背著書本在教室里奮筆疾書、復習趕考,偌大的教室里有時只有我一個人。晚上下班去自習、周六日全天去自習,在朋友的鼓勵和跟自己較勁的內外壓力之下,破釜沉舟、撓破頭皮、堅持到底,終于通過了那場考試,成績尚可,應該表揚自己一句。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所有的努力都不會白費,就在2016年5月20日那天,把簽名改成了“越努力越幸運”,我選擇了努力,老天爺選擇賜予了我幸運,不勝感激。
答辯當日,分組進行,按照姓氏筆畫我的答辯時間已接近中午。考慮到老師們一上午操勞過度,我審時度勢的精煉的進行了答辯陳述,認真回答老師提問,以及虛心聊天。我知道,如果再多一分努力會取得更優異成績,最終我選擇了平平,享受過這趟學術生涯的經歷便是安好。不知道這樣算不算是不求上進,但是問心無愧。最后,老師當即宣布答辯結果,這種儀式感還是帶來挺多感觸,是對過往所有時間精力投入的一種肯定,也是對這段經歷的圓滿句號。感謝導師、同學、好友的一路鞭策、幫助與鼓勵,感謝那個棒棒的自己沒有放棄,感謝那好多個自習的日子和烹制論文熬的夜,感謝在這樣的時刻有人幫你共同見證,銘刻下難忘的回憶。
然而,答辯告一段落,研究的事情可以繼續。最近靈感盒子里裝入一項關于區塊鏈學習的計劃,希望推進自己往前走一走。
后半月跑醫院的經歷,已輸出文字幾篇做以總結。前兩天看見一句話,說傷口是讓身體照進光,那么爸爸的大刀口和我的小刀口在5月里,都已汲取來自太陽的光芒,接下來該是開啟有光體質的新篇章。希望爸媽都好好恢復身體,也趁機改善他們倆這一輩子相愛相殺的感情關系,幸福就是人與人之間的聯結和羈絆,松本說的真沒錯啊,他倆該是收獲更多幸福感的時候了。希望我的小傷口能速速恢復,讓我重返劇烈運動的領域,跑個步什么的個把月之內算是沒戲了,真捉急。當初立下的鍛煉馬甲線的flag貌似也要延誤工期,雖然一直、遲遲有拖延的嫌疑來的吧。總之,下半年不要再跑醫院,健健康康,遠離病灶。
此外,5月參與北趁公眾號文章編輯2篇和早安美圖制作數張以及工作坊優化討論1次。收獲如下:
1、摸索之后要形成技術標準
公眾號文章選材、編輯、排版和推送是一套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流程,這是一套有關運營的業務,與報卷之類的業務異曲同工。剛開始做,摸不到規律、反復修改、時耗過長;多做幾次,使勁出錯、總結歸納、找到規律,慢慢變得得心應手;再然后,就要書寫記錄,提煉要點,形成技術規范,以便標準化操作,達到高效低耗的效果,省出更多時間資源,創造更多價值。
2、多嘗試好工具和好方法
在優化討論中,采用jingjing的10個問題索引方法,復盤總結了過往工作坊的優劣,很具有引導性和啟發性。此外,在北趁團隊里還學到許多團隊會議、組織培訓、個人成長的好工具和好方法。講真,遇到這群正能量的小伙伴真是幸運,幫助自己敲開了很多認知的窗欞,一股新風撲面而來,清掃腦垢和盲區,注入新鮮活力。這感覺真好。
自省5月份的不足和需要改進之處,還是專注力和執行力的話題。
上月立志專注練習寫作和馬甲線,然而突然的小手術導致鍛煉暫停,寫作練習輸出6篇,但多以流露情感記錄生活為主,沒什么實質內容。諸多事項仍然拖到最后一刻才去執行,想得太多,做的太少,在漫無虛空中完成事務,而不是完成既定目標,沒有遵照項目管理的規范,也就不能收獲垂直成長的效果,顯得疲軟和渙散。這是我的毛病,我改。
接下來的6月份里,打磨出適合自己的時間管理和自我管理模式,專注既定目標,現在、立刻、馬上去執行,訓練專注力和執行力。
“凡業務必有流程、凡收獲必有讓渡、凡困難總有辦法、凡經歷必得錦囊”
我覺得我總結的真好,小石榴繼續努力~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