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是一門學科,博大精深。
歷史上,棋在帝王將相中扮演過重要角色;棋在百姓的生活中起到了消遣娛樂的作用。
如今,棋又是打開知識寶庫的大門。
歷史告訴我們:棋是軍事上的助手;棋是謀略上的內參;棋是愛情上的媒人;棋是比賽競爭的工具;棋是學術研究的學科。
(1)棋是軍事上的助手
公元236年,東吳將領陸遜在身處險境、敵強我弱的情況下,采取下象棋作虛張聲勢,成功地迷惑了魏帝曹睿,使曹睿退兵,陸遜得以帶兵安全撤退。
在東晉與前秦的戰爭中,東晉將領謝安用下圍棋來穩定軍心,鼓舞士氣,然后調兵遣將,布下陣勢,以8萬軍隊擊敗前秦皇帝苻堅率領的80萬軍隊,上演了著名以少勝多的“淝水之戰”。
北宋年間,遼兵大舉人侵中原,宋真宗接受寇準的意見御駕親征。
在澶州,為了消除宋軍不安的情緒,寇準用下象棋來穩定剛調集來的部隊軍心,使全軍士氣大振。
交戰時,宋真宗儀仗地出現在澶州城上,使遼軍十分震驚,結果,宋軍大勝遼軍,遼軍大將蕭撻覽戰死,迫使遼與宋結下“澶淵之盟”。
(2)棋是謀略上的內參
宋太祖趙匡胤到陜西與陳摶老祖象棋對弈時,陳摶老祖施巧計,使宋太祖一局輸掉華山,換來華山一帶的百姓在宋太祖有生之年不用繳納賦稅的好運。
明代海瑞與嘉靖皇帝下象棋時,海瑞略施小計,通過“天下錢糧減三分”這句話,有效地換來全國百姓減輕30%的糧稅。
清代康熙皇帝在險遭鰲拜暗算的情況下,以牙還牙,設下下象棋的計謀,智擒鰲拜,清洗余黨,確立了康熙皇帝的統治地位。
(3)棋是愛情的媒人
東漢年間,孫策的女兒玉班通過下圍棋結識了陸遜,他倆互相傾情,成就了美好的姻緣。
唐代武則天在位時,曾利用下象棋結識一些美男子作為自己的朋友。
清代在北京,八旗家族中的美女芙卿17歲時,以棋擇友,誰能戰勝她,她就許配給誰,結果,金侍郎的兒子戰勝她,撮合這段姻緣,被后人傳為佳話。
(4)棋是比賽競爭的工具
曹操是圍棋高手,年輕時,他曾南下江東,以兩局制勝擊敗南方第一高手、東吳喬國老,從而確立了華夏圍壇霸主的地位。
唐代,新羅和百濟(今朝鮮半島)兩國圍棋界聲稱大唐無敵手,唐玄宗不服氣,派出楊季鷹前往新羅,楊季鷹連續擊敗新羅和百濟的六位高手,后來又擊敗援兵-日本的三位國手,滅了外國人的威風,大長了中國人的志氣。
(5)棋是學術研究的學科
從宋代到清代,出現了許多棋手與名家把棋作為學術研究而著書立說,流傳于世。
其中影響較大的書籍,如圍棋方面的有:名家吳貞吉的《不古編》,盛大有的《弈府陽秋》,周東侯的《弈悟》,國手徐星友的《兼山堂弈譜》等等。
反映象棋的棋譜有如高手文天祥的《文山先生全集》,四大名譜是《心武殘編》、《百局象棋譜》、《竹香齋象棋譜》和《淵深海闊》,還有《桔中秘》和《梅花譜》等都出于名家之手。
數風流人物,過去喜愛下棋的皇帝眾多,如三國時的曹操、梁朝的蕭衍、南朝梁武帝、北魏拓跋燾、宋太祖趙匡胤、宋太宗趙光義、明朝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清朝康熙、乾隆二帝等等。
過去的上流人物或名人棋手有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北宋宰相寇準、南宋將領岳飛和文天祥、明朝哲學家、教育家王明陽、《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等等多不勝舉。
帝王將相下棋用作軍事與謀略已成為歷史,今天下棋的主流是學科,是比賽競爭,亦是娛樂消遣,風氣久興不衰。
棋,在人類生活中是永遠少不了的一門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