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為了生存,那是絞盡腦汁、搜腸刮肚、挖空心思、爾虞我詐、不擇手段……我想這是人類煩惱的源泉。其實,人活著大可不必這樣累。不信,請看下面幾個鏡頭:
鏡頭一:有一家幼兒園公開招聘一園長,由于待遇很優厚,一時間報名應聘者眾多,報名處門庭若市。報名者中甚至包括專攻幼兒心理的女碩士。但經過考試,最終被錄取的卻不是這些高文憑的人,而是一個極不起眼的文靜的小姑娘,為什么呢?原來在最后一輪面試時,樓梯拐角處有一個臟兮兮的小男孩,拖著鼻涕,正站在那淚汪汪地等著什么。其他面試者紛紛穿過樓梯,只有這個小姑娘一個停了下來,她不僅掏出手帕為孩子擦去了鼻涕,還親切地說:“小弟弟別哭,是不是找不到爸爸媽媽了?等我一會兒,姐姐去去就來,帶你去找媽媽!”面試后,那些應聘者都匆匆下樓而去,只有這小姑娘把臟兮兮的小男孩抱了起來,親切的哄他,給講故事,唱歌,而這一切,被早已架設好的錄像機全都錄下來了。當團長宣布被錄用者是小姑娘并播放了剛才的錄像時,其他應聘者都羞愧地低下了頭,我想她們應該知道她們雖有淵博的知識;但缺少的是一種“愛”的東西。
鏡頭二:另有一家公司要招聘業務部經理,也是在最后一輪面試中錄用一很不引人注目的小伙子。這一小伙子走進經理辦公室時,看到腳下有很多散亂的文件。他和總經理打了一聲招呼后就一句話也沒說,蹲在地下很利索地把這些散亂文件分類并整理好。就這一件小事就改變了他的命運——被立即聘用!而其他人應該明白自己缺少的是一種對事業的“責任心”,而被落聘。
鏡頭三:強是一個高考落榜后去沿海打工的打工仔,別人瞧不起他,他說:自個兒瞧得起自己就行。
強很能干,給人縫補蓬布,做的活兒精細,看到丟棄的線頭碎布也拾起來,留做備用。
有一次來了暴風雨,強從床上爬起來,沖到雨簾中。別人拉也拉不住。他去了露天包垛里,強查看了一垛又一垛,加固被掀動的篷布。待老板駕車過來時,他已成了個水人兒。老板見所儲物資絲毫不損,當場要給他加薪,他說不啦,我只是看看我修補的篷布牢不牢。
老板見他如此誠實,就想把另一個公司交給他,讓他當經理。強說,我不行,讓文化高的人干吧,老板說我看你行!
強就當了經理。這個公司很快發展壯大了起來。
有一次和一外商談成一筆生意后,老板設宴款待外商,強和助手都去了。席間,外商輕聲問,你受過什么教育?為什么能做得這樣好?強說,我家窮,父母不識字。可他們對我的教育是從一粒米、一根線開始的。娘常給我說:“俺不指望你高人一籌,你能做好你自己的事就中……”
強身上具有一種比文化高的一種東西,他受的是人生最好的教育。
鏡頭四:一上海籍的中國留學生剛到澳大利亞時,為了糊口,替人放過羊、割過草、收過莊稼、洗過碗……有一天給人打工時,看到一報紙上刊出了澳洲電訊公司招聘線路監控員,年薪3萬5千元,他就去應聘。過五關斬六將,到了關鍵時刻,招聘主管卻出人意料地問他有車嗎?你會開車嗎?我們這份工作要時常外出,沒有車寸步難行。他為爭取到這個工作,不假思索地說:有!會!主管說你4天后來上班吧。4天內要買車、學車談何容易,但為了生存,這位豁出去了,他和人借了500澳元,從舊車市場買了一輛外表丑陋的“甲殼蟲”,第一天和華人學駕駛技術;第二天在朋友屋后草坪上練習;第三天歪歪斜斜地開著車上路了;第四天就開著車上班了。
這位留學生具有著一種常人所沒有的膽識,為自己人生的道路上創設了一片懸崖。從而督促自己奮勇向前!
從以上四個鏡頭中,我們可以看出,人要輕松地生存,只要具有了做人的本質的東西就可以了。
原來生存就這樣容易!